-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因其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高分辨率等优点已快速发展为成熟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以米级精度绘制全球地形[1],以亚厘米级精度和分米至数十米的空间分辨率监测地表形变的能力[2-3]。雷达干涉测量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1969年,文献[4]首次将干涉测量技术应用到雷达上,成功获取金星和月球表面的高程信息。文献[5]首次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应用到机载雷达上,利用振幅条纹和光学处理技术获取了地表地形。此后,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动力学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进行了一系列的机载SAR试验,并于1978年6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星载S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