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在柏林(公开课)课件.pptx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在柏林(公开课)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 在柏林万源市白沙镇小学 郑玲玲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1939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 14* 在柏林[美] 奥莱尔 奥莱尔(1873—1939年),美国女作家,记者。 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名篇中的精品。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以极小的篇幅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默读课文,思考:1、这篇微型小说的特点是什么?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个在战争中( )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 )送往( )。在车厢里,老妇人奇怪的举动,引起了( )。老兵说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 )。疯人院这篇微型小说主要写了什么?简要复述。失去三个儿子寂静神志不清的妻子姑娘的嘲笑 互动探究思考: 小说既然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列车车厢里的故事,为什么题目叫《在柏林》呢? 研读课文细读课文,勾画出反常之处的语句。(提示:反常的情境、反常的人物。) 寻找反常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设置悬念夸张的说法老妇人的声音之大,给人以强烈的冲击。互动探究“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解开悬念,老妇人反常举动的原因。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交代此行目的,进一步揭露战争的黑暗。探寻结局 解决疑问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感悟理解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怎样理解这句话?环境描写人们听了老兵的话语之后,心灵上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也激发读者去思考。 这两处“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互动探究▲▲▲▲▲▲▲▲ 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你能写一条宣传和平的标语吗?表达展示 和平的年代,友善的相处。让我们用橄榄枝抹去战争的噩梦!同护一片蓝天,共享一份和平!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从柏林驶出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交流: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以小见大 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在如此和平的年代里,应该为幸福生活而高兴,要提倡和平,反对战争,让蓝天充满欢乐的笑声,让大地充满新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园和谐美好。 拓展延伸春 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