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与环境保护.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力发电与环境保护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风力发电的优势不言而喻,然而风电发展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介绍我国北方山区风电建期间对风电场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标签:风力发电;环境保护;水土流失;生态控制 利用风能造福人类,是人类长期奋斗的目标,最近几年风力发电发展迅速, 风力发电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风力发电对环境友好,不会排放有害物质,对空气和水源没有污染,环保效益明显。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还可以避免对矿物燃料的过度依赖,也是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保护。但风力发电的大规模建设和效益的追求,往往对环境保护关注力度不够, 特变是建设阶段盲目的施工,造成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推进风力发电如何保护生态。以作者参建的两个山区风场为例,一是在河北张家口山区风电,当时由于开工在即,为抢赶工期,前期环境保护策划不到位,风场道路都是半坡环山修筑, 当时植被和地表土随意推挖,后挖的风化石把表土和植被深埋在下面,致使风化石覆盖的道路边坡寸草不生,因没有植被附着每到雨季都会冲出条条沟沟壑壑, 水土流失严重,风场建成后,远远望去给翠绿的大山留下一道道难于愈合的伤痕; 另一个在宁夏固原的山区风场,为加大风场环保力度,建设时实行表土剥离的原则,將适合植物生长的表层土剥离出来,用于建设后的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和外调土的额外资金投入,效果显著。工程建设前超前考虑环保和水保问题。由于环境保护前期策划到位、施工过程中监督到位、风场投运后验收到位,在风场道路施工、集电线路施工、风机平台施工中实行表土剥离,集中存放,建设后用存放的表土分层覆盖,雨水过后,地表熟土中的植物种子生长出一片绿色,实现了山区风电和环境和谐共存。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逐步增大,建设项目必须实行“环保三同时”制度。这给山区风电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山区风电建设环保的几点做法,是山区风电建设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1 风场道路施工 风电场的道路承载着风机大型设备运输之用,宽一般在6-8 米,长度几十公里,无疑是对山区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一个项目,特别是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一般形成 1 厘米表土腐殖质层需要 200-400 年时间,因此地表土是难以再生的宝贵资源。在道路修筑前召开专题会,制定具体施工措施,确定剥离厚度,保存和防护方案,回填方案。风场道路表土剥离量大且距离远,易采用“大分散”存放方式。再就是加大对施工队伍环保制度的宣传,增强参建队伍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刚性要求。开工时首先把地表土剥离,用推土机推至合适的存放地点,为减少表土运输费用,道路修筑过程中每隔一段选一个表土存放点,道路修筑过后,用机械把道路边坡夯实,再用存放的地表土覆盖,覆土时应适当压实,增加与边坡粘合力,避免顺坡向下滑移。一场雨水过后,地表土中遗留的种子就会发芽,春笋般的长满道路边坡,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减少了水土流失,避免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关键是施工过程加强监督,加大对施工队伍的约束机制。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