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呕吐物 微生物检验.pdf

  1. 1、本文档共2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呕吐物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指导 2009.7 一,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目的要求 1.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并掌握比较全面的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 2.在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建立无菌观念,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3.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分离培养和 鉴定的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和方法. 4.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及实验室意外处理方法 1.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由于微生物学实验是以病原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任何疏忽 大意都有可能引起实验人员的自身感染或实验室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因 此,实验中应严格遵守实验规则 ,建立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实 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 (1)试验前须预习实验内容 ,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做到心中 有数,避免发生错误,提高实验效率.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 ,必要时还须戴口罩 ,帽子和手套,并做好 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非必需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带入实验室的物品应远离操作区,放在 指定的区域. (4)实验室内不准大声喧哗,嬉戏,应保持实验室的安静,整洁和有序.不 准在实验室内吸烟,饮水和进食,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头,面部,防止感染, 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 (5)实验中注意节约试剂 ,爱护仪器,避免有菌材料的污染 ,如有传染性 材料污染桌面 ,地面,手,衣服或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应立即报告老师及 时作适当处理. (6)用过的污染物品应放到指定的地点 ,经专人消毒灭菌之后再进行清 洗,切勿乱丢或冲入水池中.禁止将本实验室的物品带出实验室外.需送 温箱培养的物品,应标记清楚后送到指定地点. (7)实验完毕后应将桌面整理清洁 ,试剂,仪器放回原处,并用浸有消毒 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打扫卫生,关好水,电,门窗. (8)离室前脱下工作服 ,反折放在指定的地方 ;双手在2%来苏液中浸泡 5min 左右,再用肥皂,清水洗净,方可离开实验室. 2.实验室意外的紧急处理方法 (1)发生皮肤破损或刺伤 :首先用肥皂和水冲洗伤口,尽量挤出损伤处的 血液,并用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2)化学药品腐蚀伤 :若为强酸,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再以5%碳酸氢钠溶液 中和;若为强碱,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再以5%醋酸或5%硼酸溶液中和 ;若受 伤处是眼部,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再滴入橄榄油或液体石蜡1~2滴. (3)烧伤:局部涂凡士林,5%鞣酸或2%苦味酸. (4)菌液误入口中 :立即将菌液吐入消毒容器中,再用1:1000高锰酸钾或 3%过氧化氢漱口,根据菌种服用适当抗生素预防感染. (5)菌液污染环境 :将适量2~3%来苏或0.1%新洁尔灭浸泡污染面半小时 后除去,如手上有菌污染,也可浸泡于上述消毒液中3~5min,之后用肥皂 和清水洗净. 三,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简介 医学检验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有潜在传染性的血液,粪便,体液等标本,这 些标本往往是各种细菌 ,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载体,无论是实验人 员感染,还是造成实验室和周围环境的污染,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强化 生物安全意识,熟悉生物安全防护有关知识,严格无菌操作. 1.微生物的分类等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出版的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将微生物分为 四个不同危险度等级:危险度1级是指不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此类微生物无或仅具有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 ;危险度2级的病原体具 有中度个体危险,低度群体危险,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 人员,社区,家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所引起的感染具有有效的预 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 ;危险度3级的病原体具有高度 个体危险,低度群体危险,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 发生感染的播散,并且对感染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危险度4级的 病原体具有高度的个体危险和群体危险,通常能引起人或生物的严重疾 病,并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 ,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 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基于以上划分标准,结合微生物的致病性,传播方式,目前所具有的预防 和治疗措施等因素,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制定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 物名录》,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及其相关实验活动需要达到的 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做了详细分类,各实验室进行有关实验均需参照此 标准. 2.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文档评论(0)

182****356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