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术_技术培训学习课件.ppt

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术_技术培训学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机械准备 (一)机具检查 作业季节开始前要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保养,认真做好试运转。备足备好田间作业常用工具、零配件、易损零配件及油料等,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排除。 (二)试割 正式开始作业前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割。试割作业行进长度以30米左右为宜,根据作物、田块的条件确定适合的收割速度。检查收获后果穗、籽粒损失、破碎、含杂等情况,有无漏割、堵塞等异常情况。根据试收情况,明确损失类型和发生原因,调整后再进行试收检测,直至达到质量标准为止。试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倾听机器工作状况,发现异常及时解决。 小麦 (二)适期机收 小麦成熟期主要特征:蜡熟中期下部叶片干黄,茎秆有弹性,籽粒转黄色,饱满而湿润,籽粒含水率25%~30%。蜡熟末期植株变黄,仅叶鞘茎部略带绿色,茎秆仍有弹性,籽粒黄色稍硬,内含物呈蜡状,含水率20%~25%。完熟期叶片枯黄,籽粒变硬,呈品种本色,含水率在20%以下。 玉米 水稻 玉米成熟的标志是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变黄,苞叶干枯成黄白色而松散,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微干缩凹陷,籽粒基部(胚下端)出现黑帽层,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玉米籽粒含水率15-25%,此时应进行收获。 水稻成熟的标志是谷粒全部变硬,多数穗颖壳变黄,穗轴上干下黄,有70%的枝粳已干枯,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稻谷籽粒含水率15~28%,此时应进行收获。一般南方中稻为齐穗后30~35天,晚釉稻为齐穗后35~40天,中晚粳稻为齐穗后40~45天;北方单季稻区齐穗后45~50天收获。 (三)机收作业质量要求 项目 指标 损失率 ≤1.2% 破碎率 ≤1.0% 含杂率 ≤2.0% 割茬高度 普通:≤15厘米;留高茬:≤25厘米 污染情况 收获作业后无油料泄漏造成的粮食和土地污染 项目 指标 果穗收获 籽粒直收 总损失率 ≤3.5% ≤4.0% 籽粒破碎率 ≤0.8% ≤5.0% 苞叶剥净率 ≥85% / 含杂率 ≤1.0% ≤2.5% 茎秆切碎合格率 ≥90% 污染情况 收获作业后无油料泄漏造成的粮食和土地污染 项目 指标 全喂入式 半喂入式 损失率 ≤2.8% ≤2.5% 破碎率 ≤1.5% ≤0.5% 含杂率 ≤2.0% ≤1.0% 茎秆切碎合格率 ≥90% 污染情况 收获作业后无油料泄漏造成的粮食和土地污染 (一)提高小麦机收作业规模化水平 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措施 一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实现土地适度规模化;二是农机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服务,提高规模化作业水平。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机手、小麦种植户在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进行机械收获。 对于过熟状态小麦要在上午11点前或下午2点以后进行机械收获,尽量减少损失。 小地块收获宜在蜡熟末期,大地块收获宜在蜡熟中期 留种用的麦田宜在完熟期收获 如遇雨季迫近,或急需抢种下茬作物,或品种易落粒、折秆、折穗、穗上发芽等情况,应适当提前收获时间。 (二)正确选择小麦机械收获时间 (三)种植易于机械收获小麦品种 一是同一区域一定范围内最好种植成熟期基本相同的小麦品种,便于小麦成熟的时候同时收获,实现规模化机收作业;二是选种株型紧凑或者半紧凑、分蘖成穗率高、穗层整齐度好、根系发达、茎秸坚韧、抗倒伏、抗穗发芽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实现快速高效机械化生产,减少损失。 (四)推广使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小麦联合收割机 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措施 一是加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力度,加快技术水平低、老旧小麦联合收割机报废淘汰步伐,推广使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小麦联合收割机。 二是加强机具使用前的维修保养,保证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机收作业。 三是鼓励引导农机生产企业研发纵主流谷物联合收获机,纵主流联合收获机具有脱粒行程长、分离面积大,对潮湿、难脱作物适应性好等优点,减损效果好。 (五)规范操作小麦联合收割机 一是小麦整机参数调整。 二是规范作业路线和转弯。 三是正确选择作业速度,作业档的选择。 四是调整作业幅宽。 五是保持合适的留茬高度。 六是调整拨禾轮速度和位置。 七是规范调整脱粒、清选等工作部件。 八是规范调整割台。 (六)倒伏物收获 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措施 一是调整拨禾轮位置,应向前、向下调整,使拨禾轮弹齿在最低位置时尽量靠近地面,以抓取秸秆。同时适当调高拨禾轮转速,不能使弹齿挂碰切割器,且拨禾轮两端高度要调整一致。 二是调整弹齿角度,根据倒伏程度调整至后倾15-30°,使弹齿能从地面抓取作物,并送向割台。逆向收获时应将拨禾轮弹齿调整向前倾15-30°,且将拨禾轮降低并向后。 三是调整筛子开度,由于割茬低、喂入量大、植株超潮湿,使分离难度增大,应适当增加风量,调整筛子的开度。 四是降低收获速度,倒伏严重时采取逆倒伏方向收获,倒伏较轻

文档评论(0)

淘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