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油小作坊生产规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用植物油小作坊生产规范 1.依据及适用范围 1.1 为进一步规范食用植物油小作坊生产加工行为,保障食品安全,依据《食品小作坊小 经营店小摊点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以菜籽、玉米、大豆、花生、芝麻、棉籽、油茶籽、亚麻籽等为原料, 通过压榨工艺现场生产加工食用植物油(不含食用调和油)的小作坊(以下简称油坊)。 2.生产工艺 2.1 冷榨工艺:原料处理→压榨→过滤 2.2 热榨工艺:原料处理→烘炒→蒸煮(可选择)→压榨→碱炼(可选择)→过滤 3.加工场所 3.1 油坊必须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安全距离;距离垃圾堆、污水池、 坑式厕所、牲畜棚圈等污染源不得少于25 米;油坊内不得堆放有毒、有异味、有腐蚀性的 物品。 3.2 油坊应独立设置与生产相适应的原料区、烘炒区、压榨区、灌装区、成品区,保持通风、 干燥、洁净,并有消毒、更衣、盥洗、照明、通风、防尘、防蝇、防鼠、防虫等设施,生产 加工场所应与生活区分隔。 3.3 油坊生产加工车间应使用无毒、无害、防火便于清洁的建筑材料。 3.4 生产加工场所应配有相应的防火防爆等设施设备。 3.5 油坊必须具备盥洗、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 4.加工设备 4.1 油坊应有以下完好的设备:筛选设备、粉碎设备(可选择)、烘炒设备、蒸煮设 备(可选择)、压榨设备、碱炼设备(可选择)、过滤设备。 4.2 加工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无毒无害,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得使用盛装化学 物质的和不易清洁的容器。 4.3 加工容器、工具和设备应保持清洁,使用前后应进行清洗消毒,加工设备停止使用时, 应加盖防尘罩。 4.4 应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转。 5.过程控制 5.1 原料筛选和粉碎。杂质要清除干净,禁止使用霉变的物料作为植物油加工原料;使用花 生等作为植物油原料时,须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 5.2 烘炒。采用热榨工艺加工植物油的油坊,要控制原料烘炒时间和温度,烘炒原料时要不 断翻动,保证受热均匀。 5.3 蒸煮(可选择)。采用热榨工艺加工植物油的油坊,要控制烘炒和原料蒸煮时间。 5.4 压榨。烘炒后的物料应立即进行压榨,保证物料温度(仅对热榨工艺);不得使用焦化 的物料进行压榨。压榨使用包裹物应无毒无害(稻草、纱、帆布等),不得使用遗弃的化肥 包装袋等;应有防止生产设备中机油污染产品的措施;压榨后的粕应单独存放,防止原料、 粕与成品交叉污染。 5.5 碱炼(可选择)。通过碱炼工艺除去毛油杂质时,准许将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食用碱)、 碳酸氢钠(小苏打)作为加工助剂使用,并在生产场所明示以上两种加工助剂的用量、名称。 5.6 过滤。应保证筛网、滤布清洁,定期进行清洗或更换筛网、滤布;常用的过滤设备有真 空压力过滤设备、离心过滤设备、多层过滤设备等。 5.7 贮存与包装。成品油包装车间应当设置洗手更衣消毒区域及设施;成品油应贮存在清洁、 通风、干燥、阴凉、避光的成品区中,输送、盛放植物油的管道、容器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使用前后均应当洗净,保持清洁;油坊应当定期检查库存油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 期的油品。 6.质量控制 6.1 采购的原料应干燥、无霉烂变质、无污染,严禁使用混有非植物油料和油脂的原料生产 植物油。 6.2 油坊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 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 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依法属于生产许可管理的,应当从获得生产许可 证的企业进行采购。 6.3 自供原料。对客户自供来料加工的,应对自供原料进行筛选,清除霉变原料及原料中的 灰尘;霉变原料不得进行生产加工。 6.4 原料应单独存放,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品混合存放。 6.5 食品添加剂应当专区(柜)存放、专人保管,有专用的称量器具(精确到0.1g),不 得使用变质的或超过保质期的原辅料及食品添加剂。 6.6 食用植物油生产严禁添加乙基麦芽酚以及香精色素。 6.7 不得同时使用不同物料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严禁虚假标识、掺杂掺假。 7.包装及标签 7.1 植物油容器应选择密封性好、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级包装材料。 7.2 油坊生产加工的包装植物油,应在其包装上标注以下内容:产品名称、成分表、净

文档评论(0)

建军有礼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