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货币历史货币的产生1、偶然的物物交换是指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用物品换物品,但是这种情况通常在双方都有剩余产品是才会偶然出现;
2、扩大的物物交换:是指当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分工逐渐形成后,物物交换变得频繁且普遍,交换的商品种类也增多了;
3、一般等价物交换: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后,人们用特殊商品来作作为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也称之为一般等价物,此时一般等价物就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由于金银稀有且便于分割和储存,因此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货币含义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通货的一种。俗称金钱。货币形式货币的形式分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最早的自然货币——羊远古时代,人类是以族群为主,慢慢形成了部落,大家一起捕猎、摘果食,分享获取的食物、衣物等,所以那个时候没有产生商品交易,就不存在“钱”。
后来,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快,他们开始有了剩余的产品,并互相换取所需要的物品,于是就出现了“物物交换”,但是还没“钱”什么事儿。
但是长期以往,大家都觉得“物物交换”太麻烦了,为了方便点,就出现了原始的结算方式,比如,一只羊=两把斧头,这就是最早出现的自然货币。古代最早的货币-商朝最早的货币出自于商朝。
天然海贝 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与“贝”有关。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春秋战国-刀币 孔方钱 蚁鼻钱 布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个国家的发展和地域化加深,就发展出来了秦国的孔方钱,齐国的刀币,赵韩魏的布币,燕国的蚁鼻钱,直到最后秦统一中国,秦始皇开始统一钱币,才有了全国通用的货币。唐朝-元宝元宝起源在唐朝,在唐朝建中初期(780~783)就有使用白银支付大宗马钱(支付买马的大笔数额款项)的记录;从出土的宝物中也证实:唐代已有银制的“饼”和“铤”,也就是仰面似船,伏面似案(桌面)的船形“银铤”。把“银铤”称为“元宝”在元朝开始,元朝至元三年以平淮库(当时国家银库)的白银熔铸成“锭”,凡重量达50两者,名曰“元宝”,也就是“元朝之宝”的意思。宋元-交子
北宋的纸币主要有交子,南宋有会子、关子。
元代曾铸行过少量铜钱,但货币主要流通纸币。这在中国古代是较突出的。元代的纸币称为钞。原钞本不许挪用,纸钞发行量有严格限制。但元末政治腐败,政府只好靠滥发纸币来弥补,引起物价飞涨。明清-白银币
明朝初朱元璋推行纸币政策,发行“大明宝钞”与铜钱并用。但大明宝钞不定发行限额,也没准备金,很快就导致通货膨胀,故明中叶嘉靖年后,宝钞已不能通行,民间主要用白银和铜钱。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由人民政府所属国家银行在1948年12月1日印制发行的法定货币。
在图样题材上,选择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人们生活的图案,生动展现出我国解放事业及建国初期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社会百态,使人们领略到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如火如荼激情岁月。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
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国家财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连续几年收大于支,国家商品库存、黄金储备也连年增加,货币制度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的。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这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保留了1分、2分、5分纸币。纸币中“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于1987年4月27日至1997年4月1日发行的一套货币。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