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吕氏春秋-离俗览》(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VIP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吕氏春秋-离俗览》(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吕氏春秋·离俗览》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子墨子游公上过于越。公上过语墨子之义,越王说之,谓公上过曰:“子之师苟肯至越,请以故吴之地,阴江之浦,书社三百,以封夫子。”公上过往复于子墨子。子墨子曰:“子之观越王也,能听吾言、用吾道乎?”公上过曰:“殆未能也。”墨子曰:“不唯越王不知翟之意,虽子亦不知翟之意。若越王听吾言、用吾道,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比于宾萌,未敢求仕。越王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虽全越以与我,吾无所用之。”凡人不可不熟论。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今可得其国,恐亏其义而辞之,可谓能守行矣。其与秦之野人相去亦远矣。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道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臣。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锧,殁头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离俗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 B.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 C.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 D.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布衣,麻布之类的衣服。因布衣是平民衣着,故代指平民。“白衣”“青衫”也指平民。 B.比行,并列、并排,此处指相提并论。这里的“比”与《论语》中的“比及三年”不同。 C.书社,即将社员之名籍书于社簿,是一种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后多用做出版社的名称。 D.殆,相当于大概、恐怕,表推测语气,与《项脊轩志》“殆有神护者”中的“殆”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谒见齐景公,齐景公送给他廪丘作为食邑。孔子不肯接受,因为他认为自己无功不能接受俸禄,并立刻催弟子驾车离开。 B.公上过到越国游说,越王欣赏公上过,想把大片土地和百姓分封给他作为他游说墨子到越国的条件,公上过回去禀告了墨子。 C.墨子认为越王和公上过都不了解他的心意。假如越王不听从、不采纳他的主张,即使把整个越国都给他,他也觉得用不着。 D.楚昭王认为石渚追赶杀人的人没有追上,不一定要受到惩处,想赦免石渚让他重新任职。石渚感激但没有接受君主的恩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译文: (2)?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 译文: 14.“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本文是怎样阐述这句观点的?结合文本内容概括说明。(3分) 【答案解析】 10.D 【解析】“还车而反”,“而”连接的两个动词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AB;“不忍”“阿有罪”分属两种对待父亲的情况,中间要断开,排除C。故选D。译文:他掉转车子返回来,站在朝廷上说:“杀人的人是我父亲。对父亲施刑法,我不忍心;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家刑法,这不可以。执法有失要受惩处,这是臣子应遵守的道义。” 11.A【解析】“‘青衫’也指平民”错误,指古时学子所穿之服,借指学子、书生,也指低级官员。 12.B【解析】对象错误,越王欣赏的是墨子,分封的也是墨子。 13.(1)现在我劝说景公,景公还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却要赏赐给我廪丘,他太不了解我了。[计分点:“说”,劝说;“未之行”,宾语前置句式,译为“未行之”。1点1分,句意2分] (2)秦国的鄙野之人,因为(一点)小利,弟兄之间相互打官司,亲人之间相互残害。[计分点:“野人”,粗野之人;“狱”,争讼、打官司。1点1分,句意2分] 14.①孔子遵循义,拒绝景公封赏。②墨子不愿损害义,不接受越国土地。③石渚捍卫义,选择自杀。 【参考译文】 君子自身的所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