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国语-越语-王召范蠡而问焉》(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VIP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国语-越语-王召范蠡而问焉》(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国语-越语-王召范蠡而问焉》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四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先人就世,不縠即位。吾年既少,未有恒常,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上天降祸于越,委制于吴。吴人之那不段,亦又甚焉。吾欲与子谋之,其可乎?对曰:未可也。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有夺,有予,有不予,王无蚤图、夫吴,君王之吴也,王若蚤图之,其事又将未可知也。”王曰:“诺。” 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乱民功,逆天时;信谗喜优,憎辅远弼,圣人不出,忠臣解骨;皆曲相御,莫适相非,上下相偷,其可乎?”对曰:“人事至矣,天应未也,王姑待之.“王曰:“诺.” 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闻焉,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申骨骤谏其王,王怒而杀之,其可乎?”对曰:“逆节萌生。天地未形,而先为之征,其事是以不成,杂受其刑。王姑待之。”王曰:“诺。” 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遗种,其可乎?对曰:天应至矣,人事未尽也。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今其祸新民恐,其君臣上下皆知其资财之不足以支长久也,彼将同其力,致其死,犹尚殆,王其且驰聘弋猎,无至禽荒;宫中之乐,无至酒荒;肆与大夫觞饮,无忘国常。彼其上将薄其德,民将尽其力,又使之望而不得食,乃可以致天地之殛,王姑待之, 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曰:“谚有之曰,觥饭不及壶飨,今岁晚矣,子将奈何?”对曰:“微君王之言,臣故将谒之,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王曰:“诺。”遂兴师伐吴,至于五湖。 (节选自《国语·越语》) 【注释】①〔就世〕犹言逝世。就,终。②(考)帮助,成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 B.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 C.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 D.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毂即位”与“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不縠”“寡人”都是谦称。 B.“出则禽荒,入则酒荒”与“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两句中的“荒”字含义不同。 C.优这里是指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伶类似。 D.“微君王之言”与“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微”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勾践觉得自己年轻时贪图享乐而致使越国遭受吴国欺凌,希望范蠡帮忙谋划复仇。范蠡认为天意难测,急于攻打吴国恐怕不会有好的结果。 B.勾践发现吴王沉湎酒色、听信谗言、厌弃忠良、违背天时、不恤百姓后,第二次向范蠡征求意见。范蠡认为上天征兆未现,劝吴王继续等待。 C.勾践得知吴王杀了伍子胥后,勾践再次向范蠡征求意见。范蠡认为吴王失道才刚开始,此时攻打吴国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连带自身受害。 D.吴国遭受天灾之后,范蠡劝勾践要装作醉心于游乐宴饮之事的样子,以待吴王德行亏损,百姓筋疲力尽、心生怨恨时,再去征伐消灭吴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上天降祸于越,委制于吴。 译文: (2)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 译文: 1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蒲松龄读《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和《越王勾践世家》后获得的人生启示。你读完本文后获得了哪些成功的启示?请精要概述。(3分) 【答案解析】 10.C(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句意是:我听说,上天如果不肯成全,时机不到就应该等待,强求的事情是不吉祥的,如果时机来临而不去完成,反而会遭受它所带来的灾难,丧失德行,泯灭名望,颠沛流离,以至死亡。) 11.D(两句中的“微”字含义不同。前者“微”,意思是“假如没有”;句意:假如没有君王这句话。后者“微”,意思是“含蓄隐晦”。句意:他的文笔简约,词意含蓄隐晦。) 12.A(“范蠡认为天意难测”错误。原文第一段大意是说范蠡认为过早攻打吴国是不得天时的,上天不会成全。) 13.(1)我不考虑百姓,只知道乘船坐车游玩(只考虑船和车),上天给越国降下灾祸,把越国交给吴国控制(使越国接受吴国的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