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做有故事的教育》有感
读《做有故事的教育》有感 “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不是敲着我们的头指指点点,而是将教育娓娓道来。”这是王维审老师对叙事教育的定义,我觉得好像就是那么回事。教育就要用故事述说。 “给教育一个故事,让改变发生!”就是因为无数的教育故事,从而让改变悄悄地发生。 今年的暑假期间,学校为老师们选择了王维审老师的《做有故事的教育》。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感受,但是读了序言以后,我却有了一个疑惑,正是这个困惑,让我开始了阅读之路,为什么故事之于教育那么重要呢? 读完本书以后,我大概了解一些叙事教育的活动和成果,阅读此书之后,也被故事的魅力所折服,并且被书中的教育故事感动,也为教师的教育智慧感叹。我看到了因为“给教育一个故事,让改变发生!”所带来的种种改变。 我们也可以像王老师那样,做一个有故事的人,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做一个研究故事的人。进而成为一个“不断在教育实践中‘种植’故事,又在不断种植中收获着教育的美好”的人。 奚奴温酒的故事依然令人耳目一新。就是这个故事吸引着我读下去,最后,老师在故事的结尾挖掘出一个特别经典的隐喻:“一事精致,便能动人。”故事的魅力跃然纸上。 然而,继续读下去,走进王维审老师编织的有故事的教育……慵懒的阅读,且心无旁骛,不得不说自己被深深地打动!读之品之,品之思之,《做有故事的教育》主要记录的是他用故事“‘改造’现有教育方式的实践探索。”值得反复玩味,常读常新。 也许我们更多的一线教师会认为教育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教学成绩得了第一,获得了各种荣誉称号或者是得到了别人的表扬。但是这样是活在别人的目光里,终究不是目的。我们的成功与否不应该取决于他人的心情与恩赐。我们要学会用写作,用文字记录自己或别人的教育故事,学会自我评判、自我欣赏。 《做有故事的教育》,这本书主要记录了王维审老师用故事“改造”现有教育方式的实践探索。这本书是对“叙事教育”实践的提炼总结,它勾勒出了王维审老师对“叙事教育”的基本主张。王维审老师用“叙事者”成员和团队的鲜活案例阐述了,教师如何将故事融入班会和家长会,如何用故事开发课程,如何用故事丰盈课堂,如何在叙事研究中走向专业成长等。当然,在这本书里依然有很多让人心动的故事,如“奚奴温酒”,“竹篮打水”,“鹦鹉学舌”,“给木头人贴纸”,“给冻顶乌龙茶施肥”,“第三只小板凳”,“小泽征尔的坚持”,“永远的坐票”等经典故事,我们可以奉行拿来主义,直接用于自己的班会或课堂。书里还有若干“叙事者”成员或团队的成长故事,读后让我羡慕不已,也让我心动。所以,我也决定在开学以后,在自己的班级里,开始用故事来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教育。同时坚持进行叙事教育,记录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许一开始有些困难,毕竟万事开头难,但是,能够做到坚持,坚持,再坚持,这件事就一定能做下来。 王维审老师的重大改变是实现了由“教育叙事”到“叙事教育”的升华。在《做有故事的教育》的第三章里,王维审老师阐述了“教育叙事”与“叙事教育”的不同,阐述了“叙事教育”的内涵、特征和价值。王老师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心小学的“我喜欢你”主题叙事教育课程为例,阐述了“叙事教育”的课程化实施策略。看了望亭中心小学的“我喜欢你”课程的实施过程和经验概述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内心被温暖,我觉得生活在望亭中心小学的教师和学生都太幸福了!他们有一个积极倡导并参加叙事教育的好领导毛家英校长,还有一批身为资深“叙事者”成员的老师,师生间互相用故事表达“我喜欢你”的理由,促进了师生间的关注、欣赏和交流,使整个学校里都氤氲着一种欣赏和关爱的气氛,生活在这里的人怎么能不幸福、不快乐呢!如果,我们学校也开展叙事教育,相信我们的教育可能更容易让学生和家长接受,老师也能从中感受到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在开展叙事教育时,教师通过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提高。但是坚持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没有问题,但是能够坚持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就非常困难。 其实这种现象在目前的一线小学教师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老师们而言,并不是大家不愿意去做,只是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繁琐让大家很难坚持去做故事教育,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王老师在书中也给我们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他想告诉我们:叙事教育能够让人生有更多的的可能。我们不能仅仅困在自己的教育琐事里,否则,我们的教育是无法继续前进的,所以教师们必定要进行教育研究,只有进行研究,才能让老师们站上高台。 在《做有故事的教育》这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里,王维审老师还列举了因叙事而改变和成长的教师个人和团体,他们是:用诗歌叙事的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朱保小学教师周庆吉;在童画叙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