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务限法的立法文化探析作者:陈玮;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摘要:宋时为使民事诉讼不影响农业生产,对受理民事诉讼的时间作了限定,称为“务限”。宋代务限法承袭了唐代保护农业生产的务限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备的立法规定和司法运作。本文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来剖析宋代务限法的立法文化。本文共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个部分从务限法的概念以及北宋和南宋对务限法的规定来分析务限法的内涵。第二部分从五个方面论述宋代务限法的立法文化:传统农业耕作制度、自然经济观、宋代息讼政策、行政和司法一体化、唐宋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关键词:务限;宋代;立法文化
TOC\o1-5\h\z一、务限法的内涵(1)
(一)务限的概念(1)
\o CurrentDocument (二)北宋对务限的规定(2)
(二)南宋对务限的规定(2)
二、宋代务限法的立法文化分析(3)
(一)司法活动顺应传统农业耕作季节性(3)
\o CurrentDocument (二)自然经济观在诉讼时间上的规定(5)
\o CurrentDocument (三)宋代的息讼政策和惧讼心理(6)
\o CurrentDocument (四)中国古代行政司法一体化(7)
\o CurrentDocument (五)唐宋对诉讼时效加以限制的传统(8) \o CurrentDocument 三、结语(9) \o CurrentDocument 参考文献(10)
一、务限法的内涵
(一)务限的概念
宋时为使民事诉讼不影响农业生产,对受理民事诉讼的时间作了限定,称为“务限”。按宋制,对发生在民间的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纠纷,每年十月一日后至次年正月三十日前须把诉状递交官府,三月三十日前官府必须审理裁定完毕,其余时间不能受理。这一根据农务来规定轻微案件起诉、受理、断遣时限的制度,称为“务限法”。1“务”是指农务,即农业生产劳动。“入务”,艮口进入了农忙季节,从农历每年的二月初一开始到九月三十日结束。在这一期限内,各个州县官府停止对于田宅、债务、地租等民事案件的审理。“开务”是指进入了农闲时节,从每年的十月一日到次年正月三十日,这时可以受理田宅、债务、地租等民事案件。1肖永清,《中国法制史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第171页。2郑天挺,谭其骧:《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47页。[宋]窦仪:《宋刑统?户婚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07页。
1肖永清,《中国法制史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第171页。
2郑天挺,谭其骧:《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47页。
[宋]窦仪:《宋刑统?户婚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07页。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8551页。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95页。
6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91页。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9816页。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9817页。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97页。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97页。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98页。
12李青:《清代档案与民事诉讼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页。
13李志敏:《中国古代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第109页。
14[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671页。
15赵禄祥,赖长扬主编:《资政要鉴》,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第452页。
16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11页。
17: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46页。
18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第126页。
[宋]朱熹:《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134页。
[元]脱脱:《宋史?陆九渊传》,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第316页。
21张中秋:《中国法制形象的一面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96页。
22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明代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8页。
23张晋藩:《中国法律的历史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83页。
24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8页。
25罗辉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