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检验技术----非发酵菌鉴定案例导入学习目标1.掌握非发酵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微生物学检测2.熟悉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意义3.了解非发酵菌的分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考试大纲单元细目要点要求科目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属 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马勒伯克霍尔德菌与伪马勒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常见的其他假单胞菌) (1)概述 了解 1,3 (2)临床意义 熟悉 2,3 (3)生物学特征 掌握 1,3 (4)微生物学检测 掌握 3,4 不动杆菌属 (1)分类 了解 1,3 (2)临床意义 熟悉 2,3 (3)生物学特性 掌握 1,3 (4)微生物学检测 掌握 3,4 产碱杆菌属 (1)分类 了解 1,3 (2)临床意义 了解 2,3 (3)生物学特性 了解 1,3 (4)微生物学检测 了解 3,4 学习目录1假单胞菌属的鉴定不动杆菌属的鉴定2产碱杆菌属的鉴定31 假单胞菌属的鉴定概述(了解)1-1临床意义(熟悉)1-2生物学特性(掌握)1-3微生物学检测(掌握)1-4概述1-0■非发酵菌,指一群不发酵糖类或仅以氧化形式利用糖类的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该类细菌引起感染的报告日益增多,已引起临床医学及检验医学的重视。■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Nonfermentative Bacilli)包括20多个菌属,其中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窄食单胞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莫拉菌属和军团菌属是临床标本中常见的8个菌属。概述1-0■非发酵菌生物学特性:氧化酶试验:除不动杆菌和个别假单胞菌外,均为阳性O/F试验:开管产酸,闭管不变动力:半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动力不明显、以悬滴法为准概述1-0葡萄糖利用试验 检测非发酵菌葡萄糖利用试验的培养基是0/F培养基,其蛋白胨与糖类之比为0.2: 1,而肠杆菌科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与糖类之比则是2: 1。原因是大部分非发酵菌生长缓慢,利用葡萄糖产生弱酸,而蛋白胨形成的产物即可升高培养基的pH值,中和非发酵菌产生的弱酸性产物,影响结果判断。 动力观察细菌动力 通常使用0.4%~1.0%琼脂,一般肠杆菌科细菌多采用此法检测其动力。但此法对于检查非发酵菌的动力来说不适宜,因为非发酵菌只在琼脂表面生长,穿刺接种半固体培养基必须在4mm以上,而且接种后培养4~6h就要观察结果。大多数非发酵菌只在培养早期呈微弱模糊状,延长时间将消失,故检查非发酵菌的动力,最好采用悬滴镜检的方法,不仅快速,而且更准确。也可进行鞭毛染色来鉴别某些有动力的非发酵菌。概述1-0非发酵菌的基本特征在最初分离培养基上,如果有菌落生长并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 ,则可认为有非发酵菌的存在。若某种革兰阴性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或生长很差(如:艾肯菌属、金氏杆菌属、心杆菌属等),菌落呈无色.针尖大或完全看不到生长则应怀疑为非发酵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的无色菌落(不发酵乳糖) ,若氧化酶试验阳性则应怀疑为非发酵菌。但并非所有氧化酶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都是非发酵菌,如巴斯德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等也是氧化酶阳性。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在麦康凯SS以及其他含糖的培养基上作氧化酶试验,而应在营养琼脂平板或半固体培养基上作氧化酶试验,因糖分解产酸会影响氧化酶试验的结果。革兰阴性杆菌生长在克氏双糖(KIA)或三糖铁(TSI)培养基内,斜面、底层均不变色,表示该细菌不分解葡萄糖和乳糖,提示为非发酵菌。底层产酸、斜面不变,表示细菌能分解葡萄糖,提示为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概述(了解) 1-1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马勒伯克霍尔德菌与伪马勒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常见的其他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属分布广泛,土壤、水和空气中均有存在,人类非发酵菌感染中,假单胞菌占70%~8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其他较为常见的菌种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等。这些菌种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本节重点介绍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意义(熟悉) 1-2铜绿假单胞菌含有多种毒力因子,包括黏附素、内毒素、外毒素、多糖荚膜样物质、绿脓菌素(pyocyanin)及侵袭性酶类等,在细菌的侵入、扩散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伤口和创面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败血症等。重度感染可发生在局部组织损伤或抵抗力下降人群,如烧伤,长期卧床者,呼吸机使用者,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患者,以及早产儿,囊性纤维化患者,艾滋病和老年患者等。对于烧伤患者的伤口感染,应特别注意防范脓毒症的发生,以降低感染后的死亡率。除铜绿假单胞菌外,其他假单胞菌导致感染的情况不多见。但需要注意荧光假单胞菌的血流感染,特别是近期输注过血液制品后出现的血流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绵阳南山2025年高中自主招生数学真卷 .pdf VIP
- 学生公寓引进社会化服务安装自助吹风机项目147.docx
- 粤语学习最新最全教程.ppt VIP
- 2025上海市六年级升七年级暑假数学衔接讲义 第32讲 图形的运动 暑假综合检测二(解析版)(1).docx VIP
-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表格-符合TSG 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pdf
- 深海鱼油(syt)课件.ppt
- 《做温暖的教育者》读书分享+课件.pptx VIP
- GB50907-2013 抗爆间室结构设计规范.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pptx VIP
- 大功率充电中压直挂充电技术的发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