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脑屏障(中英双语解读生理、功能与临床意义)--第1页
血-脑屏障
目录
血-脑屏障 1
一、概述: 1
二、解剖结构: 2
三、血-脑屏障的生理机能: 3
四、血-脑屏障的功能: 3
五、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临床意义: 4
血-脑屏障:早在 1885 年有人发现,静脉注射苯胺染料后,全身组织均被染色,但脑
却不染色,以后的研究表明许多药物和物质都不易从血液中进入脑实质中去,这种现象称为
血—脑屏障。
一、概述:
学术界认为血脑屏障是由两层膜和其间的细胞浆所构成。系脑屏障的组成部分之一。脑、
脊髓各毛细血管壁的相邻内皮细胞间以牢固的结合方式彼此相连,这样可以阻止某些有害成
血-脑屏障(中英双语解读生理、功能与临床意义)--第1页
血-脑屏障(中英双语解读生理、功能与临床意义)--第2页
分进入脑组织内,以利于脑、脊髓的物质代谢。由于有屏障作用,故名。某些感染性疾病、
中毒等可破坏血-脑的屏障作用,而造成脑损害,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血-脑屏障:是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自由交换。
可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对脑、脊髓起到保护作用。毛细血管的内皮、基底膜和星状胶
质细胞的血管周足等,可能就是血脑屏障的形态学基础。
二、解剖结构:
血-脑屏障一种特殊的解剖结构,一般认为由软脑膜、脉络丛、脑血管和星状胶质组织
所组成。它能防止毒素及其他有害物质进入脑内损害神经细胞,同时又能保证输送脑代谢所
需物质的进入和代谢产物的排出,使内环境相对稳定,以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血-脑屏障:是隔开血液和脑组织、脑脊液的解剖功能结构。实质上它是指血液与脑细
胞、血液与脑脊液及脑脊液与脑细胞之间的三个屏障。
血脑屏障的生理、解剖基础:一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连接比较紧密、
细胞之间仅有少数或没有微孔 ,二是比其他部位毛细血管壁多一层星形胶质细胞 ,三是间质
液中蛋白质含量比其他部位少。这些特征使其具有半透膜性质,因而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血脑
屏障,代谢产物亦可由脑细胞转移到血液中去。外源化学物较少进入脑组织,对中枢神经系
血-脑屏障(中英双语解读生理、功能与临床意义)--第2页
血-脑屏障(中英双语解读生理、功能与临床意义)--第3页
统起保护作用。化学物质的进入与其脂/水分配系数、蛋白质结合率、解离度有关。然而病
理情况下血脑屏障通透性可以增加,细菌毒和外源化学物则可以进入脑组织产生毒作用。因
胎儿和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有些化学物对他们的毒性更为显著。
三、血-脑屏障的生理机能:
血-脑屏障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自由交换的结构。以脑毛细血管无孔的内皮,
完整而连续的基膜和星状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等结构为基础,对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通透
性。如对脂溶性物质、O2、CO2和某些麻醉药等易于通过,而对水溶性物质则通透性有很
大差别,如对葡萄糖、氨基酸通透性较高,而对甘露醇、蔗糖和某些离子则通透性很低、甚
至不能通过。但脑内某些部位,如松果腺和垂体后叶等处无血-脑屏障存在,故该处的毛细
血管壁通透性较高。屏障的存在对保持脑组织周围的内环境稳定和防止血液中有害物质进入
脑组织有重要意义。也有人将脑脊液与脑之间,血液与脑之间和血液与脑脊液之间存在的屏
障统称为“血-脑屏障”。
四、血-脑屏障的功能:
脑是血流量较大的器官,但是药物在脑组织中的浓度一般较低,这是由于血脑屏障所致。
在组织学上血脑屏障是血-脑、血-脑脊液及脑脊液-脑三种屏障的总称,实际上能阻碍药物
穿透的主要是前两者。脑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