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作品。2、诵读课文,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整 体把握课文大意。(教学重点)3、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启发学生把握 自然万物的真理。(教学重点、难点)预习检查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庄子》是_____中期_____及其后学所著。《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庄子,名____,战国时期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_____的哲学思想,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_________”。2、给下列红字注音北冥( )鲲( )鹏抟( ) 迁徙( ) 尘埃( )战国庄子?逍遥游庄子道家周老子无为而治kūntuánmíngāixǐ自主学习 读文知意1、读准字音 2、划分朗读节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知识归纳合作学习1.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海运: 野马:正色: 抟:无所至极邪 极: 亦若是则已矣 已: 2.翻译句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当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一扇动翅膀激起的水花就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而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北海的。合作学习3、通假字(1)北冥有鱼“____”通“____”, 意思 ________。 (2)其正色邪“____”通“____”, 意思 ________。4、词类活用(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__________,原意为_________,在文中意思为_____。(2)志怪者也怪,____________,原意为_____,在文中意思为___________。 “冥” 通 “溟”, 海。“邪”通 “耶 , 呢。向上方位名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奇怪怪异的事物品读揣摩阅读思考1、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主要写了两层意思,一是鱼变为鸟,鲲变为鹏,描绘了鹏的变化和展翅高飞的情景;二是“鹏南飞”有所待。 “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秘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 品读揣摩阅读思考3、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4、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万物有所待——鹏鸟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品读揣摩阅读思考5、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品读揣摩品文悟理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拓展延伸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作业布置1.收集有关庄子的小故事。2.通过课外书籍,进一步阅读庄子的《逍遥游》,体悟庄子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