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PAGE \* Arabic 1 —
文天祥及宋元之际的诗人
蒙古人崛起后,经过反复的战争,最终摧毁了南宋政权。 这一场巨变使一大批诗人的心灵受到猛烈的震撼。民族之忧、身世之悲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在他们诗中交织成一片悲怆的歌吟。其中文天祥、汪元量的诗尤为突出。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别名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二十岁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蒙古大军进逼临安时,他出访谈判,被无理扣押。后脱险南逃,组织义军力图恢复失地,再度因兵败被俘,押到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尽管忽必烈一再要挟利诱,他始终不屈,最终被杀。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前期诗歌对比平庸,学了些江西诗派的技巧,往往搬弄典故,堆垛词汇,写些应酬唱和乃至赠相士、丹士、道士、咏相面、占卜、算卦的诗。但当他投身于抗元斗争,并历经沧桑之后,诗风大有变化,不仅内容变得充实丰富,情感变得沉重厚重,语言也冷静凝炼多了。他自言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是为了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同上),也是为了使后之良史尚庶几有考焉(《集杜诗自序》)。这种以诗为史和以诗明志的态度,与江西诗派主要从语言技巧上效仿杜甫是大不一致的。实际上,由此更能够接近杜诗苍劲悲凉、沉郁顿挫的风格。但由于境遇的不同,文天祥的诗写得更直露急忙、也更多一层绝望的悲愤。 在文天祥后期的诗篇中,反复表达了他对民族危亡的沉重的忧患,如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南安军》),故园水月应无恙,江上新松几许长(《苍然亭》),单独登楼时拄颊,山川在眼泪浪浪(《登楼》)等等。同时,文天祥曾在两次被迫北行途中亲眼目睹战火之后留下的种种惨象,他为此写下了不少纪实的作品,如累累死人家,死向锋镝中(《淮安军》),烟火无一家,荒草青漫漫(《发淮安》),烟横古道人行少,月堕荒村鬼哭哀(《越王台》),这些诗有力地控诉了蒙古军队的暴行,凝结着民众的苦难和诗人的血泪。 文天祥在从事复国事业的过程中,是明了地看到南宋的覆亡无可逆转这一严酷事实的;甚至,他也并不反对自己的亲人出仕元朝,而认为这在道义上也是各有所取①。但同时他仍旧坚持自己的人生选择,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完成自己的历史责任,宁死不愿屈降。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仍旧可以理解为是人性的一种高尚气质的表现。在文天祥的诗中,反复表露威风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凛然气节,如有名的《正气歌》,以一系列历史人物的事迹赞誉这种正气的浩然博大,说明自己要以此正气抵御狱中种种邪气的侵袭,保持人格的完整。而《过零丁洋》和《金陵驿》二诗,更以它结合个人身世之悲与国家危亡之悲的抒情艺术给人以至深的感动: ①如他赠二弟文璧(璧仕宋而降元)的《闻季万至》诗,以三仁生死各有意指他们兄弟的不同选择,又其《狱中家书》也说这是惟忠惟孝,各行其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金陵驿》) 这两首诗中,交织着悲怆、哀婉、激奋、绝望等种种繁杂的心情,它以诗中所表现的诗人情感的真实性和诗人人格力量的崇高,成为中国诗史上的优秀篇章。 汪元量,字大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供奉内廷的琴师,元灭宋后,跟随被掳的三宫去北方,后来当了道士,自号水云,又南归钱塘,不知所终。汪元量的特别经历,使他对由于国家的覆亡所带来的耻辱有他人所不及的痛切感受,所以他的诗中有不少感慨沉重的作品。特别是《醉歌》十首、《越州歌》二十首、《湖州歌》九十八首,用七绝联章的形式,每一首写一事,组合成相互衔接的滚动画面,分别纪述了南宋皇室投降的情形、元兵蹂躏江南的惨状,和他北上途中所见所闻,广泛地反映了南宋亡国前后的历史,因此有宋亡之诗史之称。 汪元量的诗受江湖诗人的影响,不常用典,不多讨论,每每以简朴的语言白描叙事,却让人感受到猛烈的悲恸。如《醉歌》中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一首,据实直书谢太后屈辱地签署降书一事,既包含愤慨,也包含着悲悯;《湖州歌》中谢了天恩出内门,驾前喝道上将军。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似幼君一首,写年仅六岁、却是国家的象征的帝昺作为俘虏离开内宫时的情形,字面极其平淡,而内心的伤痛却无比沉重;《湖州歌》中另一首,太湖风卷浪头高,锦舵摇摇坐不牢。靠着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写被掳的宫女面对元兵的亮闪闪的弓刀吓得不敢睁开眼睛,也是表面上着力不多,实际凝结了内心深处的血泪。在汪元量的其他诗作中,则有不少的以登临眺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