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 年农业文化发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吴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为太湖水网平原的一部分,素有“一山
二水七分田”之说。县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无霜期较长,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D)草鞋
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碳化粳、籼稻谷表明,早在6000 年前境内先
民就开始种植水稻。
A.东山
B.西山
C.木渎
D.唯亭
2、清同治四年(1865),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共科平米336810 石
8 斗,实征本色米 173594 石,成为全国粮赋重地之一。民国时期,
县内开始稻作试验,推广(A)方式灌溉 。
A.
机电
B.木质水车
C.木质水车
D.
土砖井 3、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先进技术,使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56 年,全
县粮食总产达376960 吨,比1949 年增长94% 。1958 年,实现“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挂起“共产风”、浮夸风,严重挫伤了农
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受挫折,粮食产量连续(
A
)年减产,致使经济严重困难。A.
三
B.六
C.八
D.十
4 、60 年代初,实行以(
B
)为基本核算单位,纠正“大跃进”中一些“左”的错误,农业生产
得到恢复和发展。A.家庭
B.生产队
C.个人
D.
乡镇5、1962 年4 月,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
康来吴县(
A
)公社长桥大队作水稻高产示范试验。A.郭巷
B.望亭
C.长桥
D.金山 6、1964 年至 1966 年,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全国农业劳动
模范陈永康在(
B
)
公社奚家大队蹲点A.郭巷
B.望亭
C.长桥
D.金山7、1969 年、1970 年,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全国农业劳动模
范陈永康抵(
C
)
公社龙桥大队传授水稻丰产经验,前后历时数载,极大地推动了吴县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传播。A.郭巷
B.望亭
C.长桥
D.金山8、1969 年,(
B
)稻、(
B
)制在县内全面铺开,粮食总产大幅提高。A.双季、二熟
B.双季、三熟
C.三季、四熟
D.四季、四熟9、1970 年,(
C
)公社龙桥大队麦亩产超一吨,成为江南高产地区的一面红旗。A.
郭巷
B.望亭
C.长桥
D.金山10、1971 至1974 年,全县连续四年出售商品粮超过25 万吨,
名列全国前茅。1974 年8 月,(
B
)与山西大寨、湖南韶山一起被中国科学院列为国家民用重点科研项
目试验单位,着重进行水稻种植全盘机械化试点。A.越溪公社三大队
B.越溪公社一大队
C.郭巷公社一大队
D.郭巷公社三大队 11、1974 年8 月,越溪公社一大队被中国科学院
定位全国三个农机化试点单位之一,并被国家计委列入国家民用重点
科研项目,主要进行“(
D
)种植全盘机械化”试点。A.小麦
B.油菜花
C.玉米
D.水稻12、进入80 年代,吴县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全国推行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改革单一经营、高产穷县的局面,农村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出现
了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农、林、牧、副、渔全面兴旺的可喜景
象。(
C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人口基金会选择吴县为一级技术推广中
心。A.1975 年
B.1979 年
C.1985 年
D.1979 年
13、建国后,重视三麦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改进栽培技术。60 年
代初期,曾一度试行套播麦,但因经验不足,技术不配套,未能推广。
1966 年,学习常熟种麦能手(
A
)经验,实行阔埨深沟,薄片深翻,精捣细斩,提高秋播质量,确保
全苗。A.
倪永福
B.倪康
C.曹德贵
D.曹贵
14、民国8 年(1919),(
C
)镇业主严良灿建成吴县第一家机械碾米厂,拥有砻谷机2 台,碾米
机4 台,马达3 部,日产大米32.25 吨。
A.东山
B.西山
C.木渎
D.郭巷 15、1984 年,光福乡田舍村顾春生出村跨乡到东渚乡承包游
湖生荒圩田230 亩,加上原来承包田,共承包土地293 亩,成为苏州
第一个农户开荒联合体,又称(
B
),属合作经营性质。1987 年,经营耕地扩大到420 亩,其中粮田220
亩,旱地30 亩,水面 170 亩,生产粮食8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年【麦片】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模板).pdf
- 2020年三农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pdf
- 2020年三才理论与中国传统农学论略.pdf
-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试卷及答案(十).pdf
-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试卷及答案(十五).pdf
- 2020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答案.pdf
- 2020年个人成长感言大全.pdf
- 2020年中国健身房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国内健身房渗透率提升潜力巨大.pdf
- 2020年中国加药计量泵十大品牌总评榜.pdf
- 2020年中国律师事务所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发展规模稳定、市场竞争成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