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2)、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3.德育目标:(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文意的理解;孟子论辩技巧
教学方法:直译、辨才讨论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梁惠王上》当中的一章。这篇文章充分显示了孟子的辩才,是《孟子》中很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篇章。这是发生在战国时代的“华山论剑”,同学们预习过本文,最后谁获得了论战的胜利?(孟子)
孟子要说服齐宣王放弃霸业,以王道统一天下,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本来就是诸侯之间争战不息、兼并不已的时期,而齐宣王即位的第二年,就大败魏军,杀庞涓,俘魏太子申,韩、赵、魏的国君都朝齐于博望。此时的齐国,已是东方的强国。齐宣王一心想要效法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称霸于诸侯。而孟子是这一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主张的是行仁政,以“德”服人,反对兼并战争,用王道来统一天下。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连司马迁都说孟子“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但是,就在这种困难的论辩中,孟子居然能够取胜,使齐宣王心悦诚服,说出“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话来,实在是不容易的。孟子论辩的胜利,显然得力于他的能言善辩。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孟子的“制胜绝招”。
课文解读:
一、诵读“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无已,则王乎?”(译)
问:齐宣王首先发招,他询问的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否真的没听说过?孟子为何不接招?(TS:齐宣王问的是霸道,是靠武力、刑法、权势进行统治,而孟子要宣扬的是王道,主张仁义治天下,回答则与自己主张相违,于是孟子使出第一招:避实就虚。)
讨论:孟子说:“如果非要谈,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此言一出,可能带来两个结果:一是齐王不感兴趣,谈话结束;二是齐王勉强听闻,但是兴趣不浓。你想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既然故事要发展,齐王当然要继续听下去,只是注意――齐王兴趣不浓。那么孟子要达到说服的目的,该怎么办呢?当务之急是引起齐王兴趣。于是,孟子使出第二招:欲擒故纵,引人入彀。)
二、“德如何”……“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译:“德如何,则可以王矣?”……曰“可。”(“如何”倒装;王;莫之能御;乎哉)
本来齐宣王是心不在焉,随口问“怎样的道德修养才可以行王道”,但是后来却逐渐感兴趣,问“像我这样的寡德之人,可以安抚人民吗”。孟子是用什么来吸引齐宣王的?(“莫之能御”暗合了齐宣王称霸之大欲,正所谓“欲擒故纵”齐宣王就感兴趣了,主动问道:“何由知吾可也?”(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宾语前置)这就中了孟子的计了。
2师范读“臣闻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译。(牛何之;若无罪而就死地;不识有诸;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问:齐宣王“以羊易牛”一事,他本人怎么看?百姓怎么看?孟子怎么看? 为什么孟子要为齐宣王找借口?
TS:? 孟子的第二步必须替齐宣王找到“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才能使自己的论辩得以进行。于是他举了齐宣王“不忍其觳觫”以羊易牛的事例,并断言“是心足以王”。其实齐宣王做的这件事既可以解释为有不忍之心,又可以看做是“爱(吝啬)”。孟子故意指出“百姓皆以王为爱”,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说这就是“仁术”,只不过“见牛未见羊也”。这一擒一纵,使齐宣王再也不能心不在焉了。齐宣王如果没有前一次受窘的“笑”,就不会有后边的“说(悦)”。孟子欲擒故纵,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齐宣王“心有戚戚”,问道:“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至此,孟子又获一胜,将对话纳入了自己的轨道。这招叫做“声东击西”。当然,这也仅仅是建立起对话的基础,真的要使想立霸业、已行霸道的齐宣王接受自己的“王道”主张,并非易事。
3读“有复于王者曰”……“王请度之” 方式: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译。
关键句翻译:“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问:此段主要在讲述什么道理?(不为与不能的区别,从而告诉齐宣王不推恩为不为而非不能。
王问的是不忍之心与王道的关系,孟子的答案似乎是答非所问,他为什么要告诉齐宣王不为与不能的区别呢?因为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齐宣王虽然对王道开始感兴趣,但是对于行仁政实际是有畏难心理的,孟子首先让他意识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2人教版(2019)向心加速度 课时作业.docx
-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课时作业.docx
- 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同步学案+典例+练习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含解析.docx
- 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同步学案+典例+练习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docx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根植、成长与绽放”导写及范文.docx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靠人与靠己”导写及范文.docx
-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专训:考场作文如何修改 课件.pptx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件.pptx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对比手法的运用(含答案).docx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专题训练-结构安排时空跨度大(含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2024年5月25日福建省纪委监委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社区社会工作教学课件 周沛 易艳阳-第10章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pptx VIP
- 社区社会工作教学课件 周沛 易艳阳-第9章 农村社区社会工作.pptx VIP
- (中小型企业网络设计开题报告.doc VIP
- 会计招聘简章.pdf VIP
- 社区社会工作教学课件 周沛 易艳阳-第8章 相关实践.pptx VIP
- 2025工商银行ai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公司治理: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姜付秀-第5章+机构投资者.pptx VIP
- 宝德BEM280系列通用变频器使用说明是用户手册.pdf
- 外科学教学课件:泌尿系结石.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