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与治疗.ppt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保守治疗 位置训练〔position exercises〕 1. Brandt-Daroff习服练习 本训练方法较为简单易学,示范后患者可在家中自行练习。 Soto-Varela报道以此方法治疗BPPV35例,经1周和三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4%和62%。该结果证实,持续训练效果显著。 Brandt-Daroff习服练习 操作方法:首先让患者迅速向患侧侧卧位,眩晕消失后再停留30秒。然后坐起再等待眩晕消失。患者应向向对侧重复以上运动,停留30秒,坐起 (图)。整个治疗练习重复10-20遍。每天3次,连续2天无眩晕,治疗停止。 耳石复位治疗 1. Epley手法 患者取坐位,向患侧转头45度并迅速变换为仰卧位,头稍伸出床沿做30度半悬垂位,患耳向下; 然后缓慢向健侧转头45度, 使健耳向下; 患者身体由仰卧位转换为向健侧卧位; 缓慢向健侧转头45度,保持此头位回到坐位,头转向正中同时头前倾30度。 Epley耳石复位法 A: 从起始坐位改变为平卧位 B: 头伸出做悬垂位,向患侧转头45度 C: 头转回中线位,头向健侧转 45度 D: 身体转动至健侧卧位同时头向下转与水平面呈45度 E: 保持此头位回到坐位,含胸低头30度 *上述每个位置均保持到眩晕和眼震消失 Epley管结石复位法 Keep head turn and to sitting Turn forward chin down 20 degrees Head and body rotated to 135 degrees from supine Rotate 45 degrees contralateral Reclined head hanging 45 degree turn Semont maneuver管石复位法 BPPV患者迅速从坐位转到侧卧位,头转向健侧45°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起来到坐位,再向相反的方向侧卧 耳石复位治疗 3. Lempert翻滚复位法 〔本复位方法适用于HC-BPPV〕 患者从仰卧位向健侧连续翻转3个90o(见 图),头位转换过程要求迅速,变位后每一头位保持不变,直至眩晕消失后30s~60s。 全部复位过程反复进行屡次,任意头位均无眩晕及眼震出现,即可认为耳石颗粒自水平半规管内完全排出,其后再重复上述复位程序1~2次。 Lempert翻滚复位法 Lempert翻滚复位法〔“ ╳ 〞表示患耳〕 每次均迅速将头位转动90o,每种体位保持30s~60s 直至眼震消失。 A 起始位:仰卧;B 头向健耳侧转90o;C 保持头位不变,身体变为俯卧位; D 头向健耳侧 转90o,面朝下;E 头向健耳侧转90o;F 端坐位 〔二〕后循环缺血 (posterior irculation schemia ,PCI) 前循环:又称颈动脉系统,由双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组成。主要供给双侧大脑半球。 后循环 :〔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局部颞叶及脊髓。 头晕/眩晕的 鉴别诊断与治疗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zziness and vertigo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刘宏为 误区: 头晕/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 缺乏〔VBI〕 =颈椎病 眩晕—让医生感到“头晕〞 眩晕—让医生“头晕〞 的临床病症 患者主诉的共性是“头晕〞或“头昏〞,但病症实质存在差异,如何评价这些病症及其意义? 一例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诉反复出现头昏脑胀、昏沉不清醒感。 一例高血压患者突发视物旋转,感自身和/或外物在旋转、浮沉或翻滚。 一例高血压患者只是感到自身摇晃不稳,但无旋转感。 平衡四联系统 生理状况:人体在空间中的自身定向和平衡,主要通过视觉系统、肌腱关节本体感觉系统、前庭感觉系统和小脑系统等功能上的合作,并在大脑皮层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完成〔见后图〕。 。 平衡四联系统 前庭系统 视觉系统 本体感觉系统 大脑 功 能 平衡和定向 机制:前庭感觉与来自肌肉、关节的本体觉以及视觉不同步,产生运动错觉,即眩晕。 前庭神经节的双极细胞 三个半规管壶腹嵴和椭圆囊、球囊囊斑 〔前庭神经末梢感受器〕 前庭神经核群 小脑绒球及小结 前庭脊髓束 前庭红核小脑脊髓束 前庭网状脊髓束 前庭迷走神经束 内侧纵束 〔调节眼球和颈肌反射性活动〕 颞上回前庭投射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