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活检 为确诊的金标准 但由于其分布的斑片状,不一定取到病变部位 难于被家长接受。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诊断 病理诊断的局限性: 病变呈补丁样分布 有创 敏感率为15-78% 特异性75-93%。 病情重,家长难以接受。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临床诊断OB的条件: ①急性感染或急性肺损伤后的6周以上反复或持续气促、喘息或咳嗽,喘鸣对支扩剂无反应。 ②胸片与临床表现轻重不符。临床很重,但胸片多为过度通气。 ③肺CT: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肺不张、Mosaic 灌注 ④肺功能示通气功能障碍 ⑤胸片为单侧透明肺 ⑹排除其他阻塞性疾病如哮喘、先天性纤毛运动不良征、免疫功能缺陷症、胰腺纤维囊性变等。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临床诊断的要点 急性感染病史后持续喘息、咳嗽持续6周以上。 结合肺功能和高分辨CT的改变来诊断。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既往健康,有急性感染病史,排除其他呼吸系统的疾病最为重要。 随访临床和影像学的改变持续也是很重要的诊断条件。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此组患儿以咳嗽、气促为特点,喘鸣音持续时间长,非可逆性。用β2激动剂无反应,与哮喘不符。 间质性肺炎--此组患儿喘息、呼吸困难重;胸片相对轻,为过度充气。CT也无弥漫间质炎及纤维化的改变。故与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不符。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感染后BO与感染后反复喘息的鉴别 感染 感染后BO 反复喘息 症状 湿罗音 影像学的改变 病理生理 持续 持续 持续 毛细支气管的闭塞 间断 缺乏 间断 气管的高反应 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 预后 不好 不好 好 好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治疗-治疗概论 目前尚没有世界公认的BO治疗准则 困难且不成功:可能是由于诊断过晚,不可逆的纤维化改变和气道阻塞已经存在 早期治疗可能可以阻断疾病的进程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治疗-治疗概论 皮质醇激素 支气管扩张剂 早期的纤维支气管镜的灌洗治疗 其他方法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概念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litis Obliterans BO)是由小气道的炎症病变引起的慢性气流阻塞的临床综合征。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一病理诊断。由肉芽组织或纤维化组织部分或完全的阻塞细支气管或肺泡小管。BO是气道上皮损伤继发的上皮再生和瘢痕的结果。 第二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病因 感染后 结缔组织疾病 骨髓或肺移植 严重皮肤粘膜过敏性疾病如Stevens-Johnson 综合症. 胃食管反流 吸入有毒物质 在儿童最常见的原因为感染因素 第三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感染后的闭塞性细支管炎 小儿BO最常见的原因为感染,可为腺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肺炎支原体的呼吸道感染所致。 其中腺病毒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因素 第四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病因-感染(续) 与BO相关病毒:麻疹病毒、单疱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RSV:也有,但相对于感染的率要少的多 支原体感染、百日咳等与BO的发生相关。 第五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感染后BO的病因 在一引起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腺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和机械通气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较强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第六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感染后BO 病因 腺病毒肺炎的病情重的多,以坏死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为特点,腺病毒肺炎后遗的BO发生率高 第七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发病机理 研究较少。 腺病毒为DNA?病毒,在感染机体细胞内复制的周期中,可引起细胞的溶解和死亡。在引起坏死的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炎性介质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患儿体内IL-6,IL-8,TNF增高。 第八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发病机理 IL-8是最强的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激活和趋化因子,IL-8在炎性反应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酶的释放、氧自由基的释放等功能,从而破坏肺组织。 第九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发病机理 腺病毒肺炎的病理为坏死性毛细支气管炎、坏死性的肺浸润。坏死性的小气道的上皮和粘膜下纤维化,瘢痕的形成导致细支气管腔向心性的狭窄和破坏,可见粘液栓、慢性炎症。维化组织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