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_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docx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_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_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①旧游:指故交。孟浩然在四十岁去长安应试,落第后出游吴越,本诗即写在途中。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4分) (2)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4分。)山色昏暗,听到一阵阵愁猿的哀鸣。苍茫的桐江夜以继日地向东奔流。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着江畔那一叶孤舟。(分析2分)前四句用“黄昏”、“深山”、“啼猿”、“江水”、“秋风”、“木叶”、“孤舟”这些带有凄迷孤寂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峭孤冷凄清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意象、意境2分。意象列举少于3个扣1分。) (2)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全诗前四句写了“宿桐庐江”之景色,后四句写了“寄广陵旧游”的悲愁。诗人用凄迷孤寂的景物向朋友倾述独客异乡的惆怅、孤独和失意之感,又抒发了怀念友人的拳拳之心。(4分。手法、感情2分,分析2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出游吴越,长途跋涉中怀念广陵友人时所作。科举的打击使得即使在游览名胜时亦心情不快,挫败失意之感使得他心思郁结,写下了这首怀念友人之作。司马迁曾说:“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但精神受创伤时则更容易想念朋友,从友人那儿寻求慰藉。 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水经注》上说:“猿鸣三声泪沾裳。”听到猿声极易异类相感,产生悲凉之情,便是这样。不仅如此,连江水都很迅疾,听江声也容易生愁绪,孔子就听江水而说“不舍昼夜”。 风吹着两岸的树叶,月亮照着自己的扁舟一叶,这句极写自己的孤独。风吹着树叶写的是静,一派萧瑟。月照孤舟则是天地之间,只有月亮与自己的小舟,友人不在,自己何其孤独无依。 诗人之所以在宿桐庐江时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当时为桐庐邻县,这里即指桐庐江流境。维扬,扬州的古称。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他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土”,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他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李白曾赞许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把孟浩然写得像个世外高人。然而世外高人也有情到深处的时刻。这首诗里的孟浩然,就没有那么潇洒、豁达,而是受到科举的打击而怅惘不已,显得无助、悲凉。显然潇洒自如风姿的养成也必须经历风吹雨打的锤炼。孟浩然只有受尽打击,千锤百炼,才造就了他后来高不可攀的人格。这首诗里所渗透出的浓郁的友情,对友人不加掩饰的垂泪,令人感动。有朋友分担酸楚,人才能经历得起各种磨难。 【评析】: 这是旅中寄友诗。全诗写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表现他乡虽好终不及故土之意,流露出奔波不定、颇不得志之情。开头两句有造作雕琢感。“急夜流”三字,若直说“夜急流”更顺畅得多。然而三、四两句“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却是随手拈来,清新诱人,江上夜色,如置眼前,足见诗人何等大手笔。 诗的前半写景,后半写情,以景生情,情随景致,景情揉合,景切情深,撩人情思。

文档评论(0)

180****05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