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百氏巨亏的警示.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乐百氏巨亏的警示 乐百氏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这家曾经以营销、策划而闻名全国,在“水世界”叱咤风云的企业,淡出国人视野多年之后的此次亮相却颇显尴尬――在其劲敌娃哈哈、农夫山泉在市场上高歌猛进的同时,乐百氏 2006 年亏损上亿元,原乐百氏的员工被法国达能大面积清洗。 2000 年 3 月,乐百氏被法国达能收购,控股 92%,1 年后,以何伯权为首的乐百氏五元老即被踢出局。很显然,乐百氏正在为其曾经的决策付出惨痛代 价。那么,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外资并购日益活跃的大势下,有梦想的中国民族品牌,应该从乐百氏身上汲取什么样的教训? 战略与文化的“双输” 乐百氏输了,输在文化,也输在战略。 回顾乐百氏的发展历程,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何伯权们当年就根本没有基本的战略规划。何伯权控制下的乐百氏是一种典型的“山寨文化”,重市场开拓而轻规范管理,乐百氏的产品销售,更多是靠策划的力量,并未做到渠道和终端的深耕。当产品差异化日益减小的时候,广告的作用力就会趋弱,在这种情况下,对终端和渠道的控制就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乐百氏的弱势日益暴露。而创业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在日益制约企业的发展。这种创业型的文化,决定了乐百氏早晚要被更大牌的企业所招安。正因为此,接到法国达能伸过来的橄榄枝之后,乐百氏迅速地卖掉了 92%的股份,卖得那么彻底,那么义无反顾,企业被跨国公司控股, 创业者拿钱走路,从此,企业的生死与创业者再无大的干系。 与之相比,同为达能持股的娃哈哈则可被称之为“诸候文化”。在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心目中,娃哈哈即使不能成为全球老大,也一定要称霸一方,至少到目前为止,这是一家非常有梦想的企业。因此,娃哈哈注重渠道的开拓和终端的管理,重视管理过程的控制。也正是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宗庆后一直抵御着达能对经营的干预,甚至用“不理睬”的方式自我发展,将企业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然,卖掉企业变现,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想变现,又想控制企业的持续经营,企业家显然是打错了算盘。勿庸置疑,一旦资本占了上风,企业的运作必然要完全符合资本的意志,丧失了控股权的乐百氏,在实际的公司运作中已经处于下风,不得不按照达能的思维模式去运作,成为达能全球战略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棋子儿。达能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全盘规划,在整个中国市场进行布局, 既便是牺牲乐百氏,为其持股的其他强势企业消灭一个对手,也在情理之中。而与达能文化整合的失败,更使得乐百氏今天的结局势在必然。 卖掉企业,意欲何为? 在国际化的大潮冲击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出路。2006 年下半年,法国 SEB 集团收购国内知名炊具品牌苏泊尔的消息就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SEB 最终有可能占有苏泊尔总股本的 61%,成为苏泊尔的绝对控股股东。虽然这起并购案由于重重阻力,尚未尘埃落定,但这也说明,国内各个行业较为知名的企业,都在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侵吞”的目标。 我想提醒那些想卖掉企业的企业家,在做这种战略决策之前问自己一句: 卖掉企业,意欲何为? 分析企业家们的心理,想卖掉企业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希望企业借助雄厚的跨国资本,在市场上占据更多的份额,更顺畅地走国际化道路。第二, 害怕竞争。企业家没有充分的自信,不知道在竞争中企业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第三,不知道企业的未来在哪里,整个企业没有系统的战略思想,正如当年的乐百 氏。第四,企业没有完善的治理结构,老板太辛苦,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尤其如 此。 而在为了国际化而进行的收购与被收购的游戏中,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有一个明显的思维差异:中国企业卖掉自己或者引进国际资本,是想更好地走国际化道路,跨国巨擎收购中国企业,又是想更好地实现本土化,它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进入中国市场而收购中国企业。它们要么是看中中国企业业已成熟的渠道,要么让被并购的企业成为其全球的加工制造中心。当企业被卖了之后,这两种目的就会发生碰撞。而这一点,常常被性急的中国企业家们忽略。 那么,假如企业被卖掉,企业的品牌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有品牌梦想的企业家们重视。要搞清楚,外资并购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为投资收益, 还是为其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也就是说,你引进的到底是策略性资本,还是行业资本?引进行业资本,你就要做好管理权最终丢失的准备;引进策略资本,譬如投资基金,你必须想方设法保持企业的快速发展。要做到既引进资本,又引进管理,还能把企业带向未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文化冲突须警惕 资本是可怕的!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不少企业家显然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当年的迅速出局,也曾令乐伯氏五元老唏嘘不已。但是,当你想依靠别人壮大自己的时候,你必然面临被踢出局的风险。 文化冲突给企业发展带来的见险也显而易见。在引进资本后,娃哈哈能够成功,是因为宗庆后掌握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实际上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