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优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说到中秋,我们就会想到“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明月今宵多”等赞誉之词。但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却并非如此。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竺可桢先生的《中秋月》,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中秋月”的真实面目。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秋月倍受中国人钟爱的原因。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将诗词典故与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写法。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重点】理清思路,找出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证明自己的观点时使用的资料和数据。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有《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8年,是作者在浙江大学科学团体联合会上所作的一篇学术讲稿,也是一篇解说中秋月知识的科普说明文。当时作者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文中两次以杭州为例,更具亲近感和说服力。 3.字词积累 赋诗 姗姗来迟 装模作态 不无裨益 手胼足胝 (fù)(shān) (mú) (bì) (pián)(zhī) 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 1.长期以来,人们对中秋月有哪些错误认识? 一是中秋节在时间上为三秋恰半; 二是中秋节的月亮分外明亮。 三是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大,且照临长久。 四是文人笔下中秋月姗姗来迟。 2.第1段为什么要写古代文人赋诗、仕女赏月的雅事? 说明中秋节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渲染一种诗意氛围,用以激发听众的兴趣。 3.第2段结尾说:“下面将要讲到秋分前后月望时有一种特别可以留恋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中秋月“特别可以留恋”? 因为中秋时节,是农民开始收获的时候,“这时昼渐渐短而夜渐渐长,将近黄昏有了月亮可以帮助农民延长在田间多做几十分钟的工作”,因此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4.从文学和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中秋月,并填写表格。 传统认识 科学结论 科学道理 中秋节三秋恰半 月到中秋分外明 一年明月今宵多 中秋之月大而圆 中秋月姗姗来迟 传统认识 科学结论 科学道理 中秋节三秋恰半 按中国天文学,中秋应在秋分,这和阴历八月半相距不远。 按西洋天文学,中秋应在立冬;按气象学,中秋应在阳历10月15、16日左右。这两个日期统和阴历八月半相距甚远。 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月并非分外明亮。 第一,月亮离开天顶愈远,其光亦愈弱。每逢望月,秋分前后月亮高度适中,夏至前后高度较低,冬至前后高度最大。故望月最亮应在冬至前后。第二,云量和湿度也是影响月亮亮度的因素,我国各地仲冬时候比中秋前后来得明爽,故仲冬时候月亮最亮。 一年明月今宵多 中秋月并非照临最久。 月照时间与月亮的高度相关,冬至前后月照时间最长,夏至最短,中秋介乎中间。 中秋之月大而圆 中秋月并非特别圆大。 人眼看月亮,其大小与月亮处在近地点还是在远地点有关。“今年中秋节月亮在远地点,所以中秋节的月亮只会看得小,不会看得大。” 中秋月姗姗来迟 中秋月出山并不迟,中秋以后月亮出来得反而比其他月份的相同日期早。 在温带日月行到春分点时,黄道和平地相交的角度最小;而日月的赤纬天天在增加,所以日月出来每天要提早。在春分时候,每天旭日东升要比前一天早半分钟;到中秋时月亮走近春分点,所以月亮出来的时间也要天天提早。 5.写作特点 (1)综合运用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列图表等多种说明方法。 (2)穿插诗文、典故及有关科学知识。 这是一篇学术演讲,具有一定专业性。但作者在阐述科学知识的同时,或引用诗文或摘引报刊文章,或穿插典故,或穿插其他科学知识,使听众不觉得枯燥,既增添了情趣,又丰富了知识。 四、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课文引用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句,回忆一下你所读过的诗词,请列举出五句有关月亮的诗句。 远离故乡时,读着李白的静夜思,品着余光中的乡愁,不经意间,又见中秋月儿圆。人生弹指一挥间,永恒的是天上的月,变幻的总是那月下的芸芸众生。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人不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情感升华 感谢观看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