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赏析教案
一、《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田林中学
田林中学
黄国威
教学目标:
1、构建诗歌鉴赏的知识网络。2、掌握诗歌鉴赏必要的知识、方法及技巧。3、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重难点: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即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课时:1 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简要分析学情,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劣、得失;分析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规律和趋向,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一、高考回眸。(04 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觉梦,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有期。
1、构建诗歌鉴赏的知识网络。
2、掌握诗歌鉴赏必要的知识、方法及技巧。
3、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重难点: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即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
课时:1 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简要分析学情,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劣、得失;分析近几年高
考的命题规律和趋向,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一、高考回眸。
(04 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
似流莺取次飞。惊觉梦,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
争奈归期未有期。
问题: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
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
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05 年)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
邯
郸
冬
至
夜
思
家
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
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 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答:“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答:诗的语言质朴无华。
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 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
节日。
(1)简析“
抱膝灯前影伴身
”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
什么样的心情。
答:“抱膝
”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
自然引出“
影
”,而“伴
”字又将“影
”和“身”联系起
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
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诗的语言质朴无华。
(06 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
竹
石
牧
牛
并
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簧相倚绿。阿童三尺椎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椎: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答:(1)写景,写出郊野美丽可爱的景色。(2)叙事,写牧童手执鞭
子,骑着老黄牛。
子,骑着老黄牛。(3)议论)写作者对这幅画的感受。
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
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答:(1)作者在创造一种宁静、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的生活环境。暗含作者对这种生活环境的向往。(2)作者对竹情有独钟,竹的高洁、修直也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答:(1)作者在创造一种宁静、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的生活环境。暗含作者对这种生活环境的向往。(2)作者对竹情有
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1)作者在创造一种宁静、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的生
活环境。暗含作者对这种生活环境的向往。(2)作者对竹情有独钟,
竹的高洁、修直也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答:(1)作者在创造一种宁静、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
美的生活环境。暗含作者对这种生活环境的向往。(2)作者对竹情有
独钟,竹的高洁、修直也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二、命题规律。
1、考查范围大都是唐诗宋词。
2、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鉴赏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的语
言;奖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或作者的观点。
三、考点诠释
1、鉴赏诗歌形象要注意了解窗同的审美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略)
2、鉴赏语言即语言特色
特点:(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部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
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新人教精通版三年级上册Unit 4 Friends Lesson 2教学课件2024秋.pptx
- 2025年易制毒化学品考试练习测试题附答案.doc
-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25-2030年).pptx VIP
- 创业资源的管理与整合.pptx VIP
- 2024科技住宅设计标准.docx VIP
- 2025年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docx
- 管道施工ppt课件学习资料.ppt VIP
- 【2024年7月中考试题观察研讨课件】7. 滨州中考第21题 解析.pptx VIP
- GB50156-2012(2014年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pdf VIP
- _黄帝内经_中相关_血气_气血_论述辨析.kdh.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