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②。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③。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④。
【解释】
①这首七律是柳宗元被贬初到柳州之时写的。尾联中的共来:公 元 805 年因王叔文革新失败, 与之相关的柳宗元等人即二王八司马 分别被贬斥而死或谪降为远州司马,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 年 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召进京。但当他 们赶到长安时, 朝廷又改变主意,竟将她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 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②大荒: 旷远的广野。③惊风: 狂 风。飐 (zhǎn):吹动。芙蓉: 指荷花。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 木莲。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文身: 古代 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文学常识】
柳宗元 (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人。王叔文革
2
新集团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再贬为柳州刺史。诗作自然朴实,情 思幽远。
【参考译文】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 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 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 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 一方。
【阅读训练】
1.首联是如何点题的?
2.从距离看,颔联写的是______景,颈联写的是______景。就视角 看,第五句是_____视, 第六句是______视。
3.对颈联的情景交融作一简析。
4.尾联写______,把茫茫愁思推向高潮
5.从全诗来看,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5 分) 6.本诗颔联、颈联在写景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主要运用 了什么艺术手 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6 分)
【参考答案】
3
1.诗人来到柳州,登城上高楼,遥望好友们的贬所,只见辽阔而 荒凉的大荒,此时,自己的愁思正如茫茫的海天。
2.近 远 仰 俯
3.仰望, 只见重岭密林, 遮断了自己的视线; 俯瞰, 只见江流曲折, 有似九曲回肠。诗人一景(树遮目,江似肠)寓情,表现自己的茫茫 愁思。
4. 自己与友人一起被贬谪到荒蛮的百越,连音书都无法通达。 5:从首联来看,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 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 (2 分)从尾联来看,被贬蛮荒之地,难免 有仕途失意之愁;从诗歌标题和最后一句看,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 音讯不通; 加之远离故土,身居异乡,难免产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 之愁。 6.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 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 雨骤中的景象, 是近景、动景; 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 九曲江流, 是远景、静景。
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 也可)的艺术手法。颔联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 芙蓉薜荔的景象, 实际上却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 迫害,用 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 曲似九回肠 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
二:
4
1、说愁思茫茫,联系全诗看,因何而愁思茫茫?
因自己被贬荒蛮之地, 感慨仕途风波险恶而愁绪满怀, 因友人望而不 见而生牵挂思念之愁。 2、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愁思的?(本诗中用到了哪些意象,具有什么 样的特征?描绘了怎样的意境?结合诗人的遭遇,体会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 景中见情。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风乱飐 密雨斜 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百越文身地,对唐代的贬谪诗人来说, 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远近结合,景 中见情地把自己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哀景写哀情。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登楼远望,抒发了诗人离乡别友的悲苦和对挚友的深情怀念, 流露出对时事艰危、环境险恶的忧伤和不平。 4、有人说诗的颔联赋中有比, 你是如何理解的?
以风雨喻谗人之高张,借芙蓉薜荔在暴风雨中遭遇, 暗比自己仕 途风波险恶。 赋中有比,不着痕迹。 5、这首诗情景交融,结合诗的第二联作具体分析。
第二联中, 芙蓉与薜荔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