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创业成功之路的励志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石屹创业成功之路的励志故事 潘石屹,男,1963 年 11 月 14 日出生于甘肃天水,著名地产商,SOHO 中国的董事长,公司掌管着在中国的商业地产领域的开发业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潘石屹创业成功之路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潘石屹早年工友李勇回忆潘石屹创业成功之路。这是一段多年前的回忆录,按说早已不算新闻。 但这个与亿万富翁潘石屹有关的故事,却揭示了“富人之所以为富人,穷人之所以为穷人”的秘密。对广大创业者来说,其中的启示永不过时。 讲述这段回忆录的是一个叫李勇的打工汉。 26 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头边关相识,走深圳、闯海南,一起挑过砖,成了一对共患难的“苦友”。然而,如今的李勇仍然辗转各地打工,而潘石屹早已成为 SOHO 中国董事长,2013 年,他与妻子张欣的身家高达 36 亿美元。 钻过铁丝网搬砖 李勇是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人,高中文化。1987 年 2 月,21 岁的他到广州打工,可一直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7 月底的一天,他到深圳南头边关 检查站碰运气,却没有边防证过关。 他在南头关口徘徊时,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拉着他找了个“蛇头”,各交了 50 元后,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了过去。李勇当时还心痛花了 50 元钱,同伴却兴奋叫道:“深圳,我潘石屹来了!” 李勇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大他三岁的潘石屹是甘肃天水人,居然是从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来闯深圳的! 两人越聊越投缘,很快就以兄弟相称。 一个多星期后,两人只剩下 5 元钱,仍没找到工作,只得到布吉镇一家工地挑砖,每天 10 元,晚上加班每小时 1 元。 一个月后,两人领到了 350 元工资,潘石屹决定离开。李勇恋恋不舍:“一年可以存好几千元呢!”潘石屹劝他:“老弟,只要我们找到更好的机会,不要说几千元,就是几万元,也不值一提!”李勇这才决定跟潘石屹走。 推销电话机的纸条 1987 年 11 月,两人应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正泰贸 易公司的业务员。公司主要销售电话机,底薪 200 元, 按业绩提成。 可两人不懂粤语,普通话中口音又重,业绩始终 上不去。一次,他俩到一家公司推销,对方怎么都听不懂,干脆恼了:“你们普通话都不会说,捣什么乱? 出去!”李勇涨红着脸扭头就走,潘石屹却掏出笔和纸,飞快地写道:“我们是推销电话机,而不是推销普通话,我们的普通话说得不好,但电话机的质量很好。” 对方接过一看,不由点了点头。5 部电话机就这样卖出去了。 渐渐地,两人打开了局面,月收入涨到 500 多元, 潘石屹还因为点子多,被提拔为业务经理。 李勇至今记得,海南建省的消息传来时,潘石屹拿着报纸,满脸激动:“我们一起闯海南吧!” 李勇大吃一惊:“潘哥,去海南人生地不熟的,每月能挣五六百元钱吗?”潘石屹却说:“你放心吧,海南刚刚建省,机会多的是。我们去,一定不会错!” 1988 年 5 月底,两人各自带着 1000 多元的积蓄 到了海口。 毛遂自荐当厂长 然而,相比深圳,经济极其落后、人满为患的海口,想找到一份工作绝非易事。 三个月过去,两人已经身无分文,只好找到海口市东英镇的一家砖厂。 岂料砖厂的王老板认为他们穿得清清爽爽,“一 看就不是做砖的样子,走吧!” 潘石屹却挽起裤管往黄泥中一站:“我这样像做砖的样子了吧?你放心,只要来了砖厂,我们就不会比其他人差!”老板来了兴趣,收留了他们。 砖厂建在山上,不通电,只能点煤油灯照明,挖土、和泥……所有工序全靠人力,一天下来累得要命。 20 多天后,潘石屹扛不住了。他径直找到王老板,提出如果自己当厂长,工地混乱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全都可以解决。 李勇觉得潘石屹胆子太大,潘石屹说:“他如果答应,我觉得我能管好;不答应,我也不会亏什么。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第二天,王老板答应了。 潘石屹立刻开始改革:花几百元钱买来水管,引水到砖厂和泥;又买来了小型发电机,方便夜间照明和加班…… 一年后,厂长潘石屹的薪水从 500 元涨到 1000 多元,而李勇也被他提拔为组长,每月也有 300 多元收入。 砖厂倒闭分道扬镳 1989 年 10 月,王老板把经营重点转到房地产, 准备转让砖厂。 潘石屹马上找李勇商量:“老弟,我们把砖厂承包下来,干不干?” 李勇担心欠债,又不好意思拒绝,便不肯投钱, 只说“赚得多你就多给我点工资;亏了,算我白干。” 潘石屹以每月 8000 元承包砖厂。在他的经营下, 第一个月交了承包款后,还净赚 1 万多元。很快,砖 厂员工从最初的 100 多人增加到 400 多人,每月都赢利两三万元,李勇的收入也涨到了两三千元。 但好景不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当地户籍人口很少,海南房地产的疯狂开发大大超出了市场的正常消化能力,1990 年初,房地产热急剧降温。潘石屹承包的砖厂难以为继,苦撑数月后关门大吉。当潘石屹遣散工人时,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