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款髹漆范匏器培植研究及鉴赏.docxVIP

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款髹漆范匏器培植研究及鉴赏.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款髹漆范匏器培植研究及鉴赏 ? ? 孙静 范匏器即范制葫芦器,葫芦果实幼小时施以阴刻花纹的木范或陶范,待葫芦成熟后自范中取出,范上花纹翻印于其上。范匏技艺自清代传入宫廷,以其浑然天成、古朴典雅,深受康熙帝喜爱。康熙命内务府管理园囿的奉宸苑内监在丰泽园培育,并将所得佳器赐予王孙和大臣。曾获赠范匏器的乾隆帝深受“皇祖”影响,认为范匏器“俨若天造”“形制浑朴”,可胜金玉,遂命御园内监学习康熙朝范制技术制作范匏器。 研究范匏器便绕不开王世襄。他曾于20世纪70至90年代先后发表系列文章,从鼻烟壶、蝈蝈笼等不同器物类型视角出发介绍了范匏器的历史与制作工艺,并著《说葫芦》一书系统梳理了范制葫芦的历史,从雕刻工艺与范制工艺出发按朝代分类别地叙述了清代范匏器的发展历程。王世襄的著述使得范匏这一重要工艺品类走入了大众视野并被管理者与研究者所关注。台北故宫博物院嵇若昕曾于1989年和2017年分别撰文对清宫范匏器的模制和髹饰进行了详细地论著,但文中讨论仅围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开展。此后,曾有学者从文物鉴赏方向做过故宫博物院所藏“康雍乾”匏器精品的介绍。然而笔者注意到,前人的文章多从雕刻工艺与范制工艺的角度入手,并未有关注清宫范匏器的培育与制作过程。且故宫博物院藏清代范匏器数量众多,品类丰富,与髹饰、镶嵌等不同工艺多有结合、技艺成熟,但极少有学者从其他工艺角度研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范匏器。仅陶晓姗从漆器的角度出发概述了故宫博物院藏康熙朝髹漆范匏器的来源、收藏现状及髹漆工艺特点。基于以上研究现状,笔者试以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朝髹漆范匏器为切入点,辅以档案材料,厘清这一清代宫廷范匏与髹漆相结合独特工艺品类的制作与去向。 一、乾隆朝宫廷范匏器的制作 乾隆朝造办处档案中可见诸多关于范匏器的记录,时间跨度自乾隆三年(1738)至乾隆六十年(1795),摘录其一二如下: 三十日,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毛团交花葫芦七件。传旨将葫芦器皿内挑选一件好些的安金里蝈蝈葫芦,其余具漆做,钦此。 十七日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毛团、胡世杰交拱花葫芦碗一件。传旨着镶银里,钦此。 拱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雕版印刷技法,以凹凸雕版相嵌合的方式在纸上压制出凸起的线条,使图案的轮廓或纹理变得立体凸起,更富神韵。从制作工艺角度出发,范匏即是在葫芦幼小时箍以阴刻花纹的木范,待长成后葫芦通身自然压印出凸起花纹,与拱花印纸同理。因此笔者认为档案中的“花葫芦”“拱花葫芦”即是范匏。 造办处收到的范匏来自于何处?乾隆御制诗道“皇祖命奉臣取架瓠而规模之”“园开丰泽重农圃,蔬瓠尔时种于此”,可知康熙朝于丰泽园培植范匏,乾隆时延续传统且扩大规模,“至今御园内监尚存其法种之”。范匏的木范则出自内务府造办处木作工匠之手,乾隆十四年(1749)造办处木作记录“六月初三日,太监胡世杰传旨,葫芦模子着家内木匠进内收什(拾),不动用钱粮”可以为证。而范匏是由何人如何种植呢?“十四日,太监如意传旨:嗣后葫芦园做葫芦器皿不必做盒子,钦此。”可知至晚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已有首领太监专人负责的葫芦园用以培育范匏。嘉庆朝档案更详细地记述了培育范匏的情况: 于嘉庆七年二月十六日接得葫芦园首领李常清押贴,内开本园年例收什葫芦模子花纹占用造办处木匠一名、雕匠一名,于本月十八日前来当差可也。今为年收什葫芦模子花纹用家内木匠一名、雕匠一名,自本年二月十八日起,约至九月十八日止,共计二百七日,每日每名工饭银三分六厘,合工饭银十四两九钱四厘,买办鱼鳔、竹瓦、雨点钉等项二两二钱四分五厘,通共工饭料银。 档案中提及嘉庆朝遵循乾隆十四年皇帝派“家内木匠”制作葫芦模子的旧例,且详细记录二月十八日至九月十八日为期7个月的时间内,木匠、雕匠各一名从内务府造办处油木作被派至奉宸苑管轄的丰泽园内葫芦园中雕刻制作木范的过程。此类关于油木作暂领收拾、粘补葫芦模子所需银两的呈文嘉庆三年(1798)起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均可见于造办处档案,可见此制自乾隆十四年已形成,且延续至嘉庆朝。油木作工匠每年二月中下旬到葫芦园,采买竹瓦、雨点钉、鱼鳔等制作和修补葫芦木范所需的材料,雕刻精美的木范,于葫芦初生时夹持木范,葫芦成长时粘补修理木范,直至九月中下旬霜降后,葫芦完全成熟之时才退回造办处当差。成熟且器形合度的范匏经过截口、去掉表面皮层和海绵状内瓤等简单处理后,便成为范匏,即造办处档案中的“拱花葫芦”交于油木作,据皇帝旨意进行髹饰加工。 葫芦成熟后表皮呈木质,而内馕呈絮状,粗糙且不平整,制成器皿后内里暴露于外,需加以修饰才能成为内外相得益彰的完整器物。乾隆朝造办处范匏器的加工大致有油木作负责的镶口、髹漆里画金花、素黑漆里,和金玉作负责的镶金里、镶银里等多种工艺,造办处档案记载的工艺种类与故宫博物院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