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4 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
高宝柱 赵 军
关键词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麻醉处理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HOCM)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是不明原因的左室心肌不对称性 肥厚,并可导致左室流出道梗阻。年轻患者心脏猝死是本病的首发症状[1]。此类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我院近期实施了4 例并存 HOCM 病人麻醉,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4 例患者中女性 3 例,男性 1 例。年龄 49~85 岁。2 例术前已确诊为 HOCM,随诊观察。2 例在术前检查时才发现患有 HOCM。4 例中 2 例术前无症状,2 例分别有心律失常、高血压及晕厥史。4 例手术时 3 例采用全身麻醉,1 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全麻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气管内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然后用异氟烷、丙泊酚、维库溴铵维持麻醉。4 例均行挠动脉穿刺置管测压及颈内静脉置管测 CVP。术中监测 ECG、SpO 、动脉血气及尿量。术中 2 例循环基本稳定,2 例分别应用去氧肾上腺素和艾司洛尔等调控循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2
例 1,女,85 岁,2007 年 8 月 1 日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并存高血压病史 10 年,冠心病史 1 年。术前检查发现患有HOCM,病人自诉有晕厥史。ECG 示:窦性心律、左房肥大、左室肥厚劳损、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超声心动图(UCG)示:室间隔
厚 25mm,左室后壁厚 10.8mm,左室壁非对称性增厚,运动不协调,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返流。未用术前药。麻醉诱导及插管采用咪达唑仑 2mg、依托咪酯 13mg、维库溴铵 6mg、芬太尼 0.2mg,这些药物静注后血压下降至 80/50 mmHg ,心率降至 45 次
/min,即刻分次静注去氧肾上腺素 100ug,并用阿托品 0.3mg,注药后心率增至 70 次/分,血压升至 180/100 mmHg,经吸入异氟烷加深麻醉后术中血压维持在 130~150/60~90mmHg,术中吸入异氟烷及间断静注芬太尼维持。术后转入 PACU,病人恢复良好。
例 2,男,56 岁,2008 年 7 月 24 日因梗阻性黄疸、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及胆囊切除术。既往 HOCM 病史 7 年,1 年前发现心室早搏,经用美托洛尔治疗心律正常。ECG 示:窦性心律、I 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房、室扩大、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UCG 示: 左房前后径 40mm,室间隔厚 40 mm, 左室后壁厚 15mm,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逆向运动, 左室流出道血流速率 216cm/s , 压差19mmHg,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术前 30min 肌注地西泮 10mg、东莨菪碱 0.3mg。病人入室后出现频发室早呈二联律,静注利多卡因 50mg 后室早消失。测血钾 3.7mmol/L , 静滴氯化钾 1g 后血钾升至4.2mmol/L。采用依托咪酯 10mg、舒芬太尼 80ug、维库溴铵 8mg 静注诱导及气管内插管。然后吸入异氟烷、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切皮前心率 40~49 次/min,静注阿托品 0.2mg 后逐渐升至 60~70 次/min。手术结束前收缩压曾达 150mmHg,静注艾司洛尔后恢复正常。术中血压维持 110~140/50~70mmHg,心率 50~75 次/min,术毕患者清醒
拔管。术后恢复良好。
例 3,女,49 岁,2009 年 2 月 5 日行乳癌根治术。高血压病
史 20 年,糖尿病 6 年。2 年前 UCG 诊断 HOCM,口服倍他洛克治疗。入院 ECG 示:窦性心律、70 次/min,左室肥厚伴劳损,Q-T 间期延长。UCG 示:室间隔厚 27mm,左室后壁厚 11mm,左室舒末内经39mm,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逆向运动。心包可见积液。左室流出道 最大流速 213cm/s,最高压差 18mmHg。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术前 30 分肌注地西泮 10mg,以咪达唑仑 5mg、丙泊酚 80mg、维库溴铵 8mg、芬太尼 200ug 行麻醉诱导及气管内插管,然后吸入 0.5~1.5%异氟烷、泵注丙泊酚 150mg/h、芬太尼 100ug/h、维库溴铵 4mg/h 维持麻醉。术中血压维持于 120~150/60~85mmHg。术后清醒,拔除气管导管, 恢复良好。
3 6例 4,女,76 岁,2007 年 4 月 25 日因左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既往高血压病史 3 年,血压最高达 170/110mmHg,否认心脏病史。术前查 ECG 示:窦性心律,Ⅱ、Ⅲ及 aVF 导联 ST 段降低,V ~V T 波倒置。动态 ECG 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