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适用范围
为了确定压力容器的类别和技术要求,本标准对介质的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进行了分类。
本标准旨在对化工压力容器中使用或储存的化学介质(包括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的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并据以确定压力容器的类别和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
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以下简称“容规”)
3、分类原则
本标准所确定的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系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发生爆炸,或因经常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
化学介质的毒性危害程度是以 GB5044 所规定的六项分级指标为基础进行分类的。
根据毒性危害程度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和中度危害(注 1)。
用于确定压力容器的类别时 ,应根据事故状态,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所引起的危害进行毒性危害程度分类。为此,本标准系以急性毒性和最高容许浓度两项指标为主,并考虑其它指标的归属,综合分析,
全面权衡后进行分类。表 1 至表 4 列出了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和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用于确定化工压力容器的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除应根据事故状态外,尚应计及经常性的泄漏而引起的慢性潜在危害。为此, 以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和致癌性三项指标为主,并考虑其它指标的归属,综合分析,全面权衡后进行分类。对某些介质,则按其某一突出危害程度(如致癌性)进行分类。所以表中所列的少数介质的类别归属有所调整,详见注解。
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划定爆炸危险介质的类别(注 2)。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与下限的差值大于、等于 20%的介质。
使用中涉及多种化学介质时,应按介质组份中毒性危害或爆炸危险程度最大的介质考虑;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少时,应按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按照本标准的分类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类别。
本标准中未列入的化学介质,应遵照上述分类原则,并参照相近介质的分类类别进行分类。
表 1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1
乙拌磷(敌死通)
11
甲基对硫磷(甲基 1605)
2
乙撑亚胺(乙烯胺)
12
对硫磷(1605)
3
二甲基亚硝胺
13
光气(碳酰氯)
4
二硼烷(乙硼烷)
14
异氰酸甲酯
5
八甲基焦磷酰胺(八甲磷)
15
贡(水银)
6
三乙基氯化锡
16
苯并(α)芘
7
五硼烷(戊硼烷)
17
硫芥(芥子气)
8
内吸磷(1059)
18
氰化氢(氢氰酸)
9
四乙基铅
19
氯甲醚
10
甲拌磷(3911)
20
羰基镍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氯乙烯、α-萘胺应列入本表,作为极度危害化学介质。
表 2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1
二甲腈(不对称)
32
肼(联氨)
2
二异氰酸甲苯酯(TDI)
33
环氧乙烷(氯化乙烯)
3
二氟化氧(一氧化氟)
34
环氧氯丙烷
4
二硝基苯(间、邻、对)
35
速灭威
5
二硝基氯化苯
36
臭氧
6
1,2-二溴乙烷
37
倍硫磷
7
1,2-二溴氯丙烷
38
敌百虫
8
二氯四氟丙酮
39
敌敌畏
9
二氯氧化硒(氯氧化硒)
40
氟
10
3-丁烯腈(烯丙基腈)
41
氟化氢(氢氟酸)
11
十氟化硫
42
砷化氢
12
三氟化氯
43
菸碱(烟碱、尼古丁)
13
三硝基甲苯(TNT)
44
硒化氢
14
三氯化磷
45
硫酸二甲酯
15
五氯化磷
46
氰
16
丙烯腈
47
氯
17
丙烯酰胺
48
氯丹(氯化茚)
18
丙烯醛
49
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
19
丙酮氰醇(氰丙醇)
50
氯化氰
20
甲基内吸磷(甲基 1059)
51
β-氯丙腈
21
甲醛
52
氯代联苯
22
甲酸(蚁酸)
53
氯甲烷(甲基氯)
23
正-丁腈
54
氯萘
24
对硝基苯胺
55
氯酚
25
对硝基氯苯
56
氯甲酸三氯甲酯(双光气)
26
异-丁腈
57
溴甲烷(甲基溴)
27
苄基氯(氯化卞)
58
碘甲烷(甲基碘)
28
呋喃丹(虫螨威)
59
碳酰氟(氟光气)
29
邻-硝基氯苄
60
磷化氢
30
苯乙腈(苄基氰)
61
磷胺(福斯胺)
31
31
苯胺
注: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四氯化碳、邻甲苯胺、苯应列入本表,作为高度危害化学介质。
表 3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1
一氯醇胺(氨基乙醇)
46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2
一氧化碳
47
甲硫醇
3
一氯醋酸(氯乙酸)
48
甲醇(木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