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大船游世界》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VIP

《乘上大船游世界》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乘上大船游世界》教学案例与反思 关于《乘上大船游世界》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实例: 师:除了老师带来的这艘帆船,你还认识或者知道哪些船吗? 生1:我和爸爸坐过轮船。 生2:我知道潜水艇。 生3:我在公园坐过小船 学生们都在积极的发言着,突然一个学生的话让我愣了下。 “老师,你知道什么船航行的速度最快吗?” 我不得不在脑子里拼命的搜索着,结果我的答案是不知道。我灵机一动,把问题又交给了学生:“有谁知道什么船航行速度最快吗?” 生:不知道。(全班一脸茫然的看着我) 我顿时尴尬极了,只能硬着头皮和学生说:“老师也不知道什么船航行的速度最快,我们课后回去再一起去查查看,好吗?看哪位小朋友最先知道答案。” 生:好。 得失(成败)分析: 这节课上下来,大体上教学设计没有存在有很多问题。不足的是,课堂上不能回答学生的问题一直让我耿耿于怀。一下课我马上去网上寻找了答案,原来是这艘: 世界最快的船被命名为Earthrace。 课后,我静下心来自我反省,我为什么不能回答。我在寻找着原因和对策,我平时备课只注重了备教案,而忽视了备学生。“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要长流水”。尽管上美术课讲授的时间少了,却更深切地感到自身知识的匾乏,要想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必须利用一切时间给自己充电。我们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上课不是为了完成教案和呈现好的教学设计,而是给自己更多可以灵活变通的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活动。 理性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我的注意力不再只关注教案进行到哪里,而是更多关注学生听到了哪里,接受了哪些,还需要些什么。尤其是有时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状况,我会把教学内容及时做个调整,临时增加很多本来没有准备的题外话,比如根据当时的状况当时的需要我会选择不同的内容和他们聊聊。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当你不再刻意给自己一个框架时,你才会更接近本质,你才会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轻松自如的应对课堂。只要用心观察用心去体会,并让自己的心贴着学生的心走,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在心的沟通中得到很好的成长的收获。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后教学反思案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是人教版的一篇老课文,要在旧教材中渗透新的理念,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意图。上完课听课老师们的反响挺好,我也深感欣慰,教完这一课,给我也带来一份精心策划的“意外”。 一、让我有“下岗”的感觉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以课文进行“重组”,即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我让学生谈谈“你喜欢谁?为什么?”时,我看到学生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的自信姿态,那不说服对方辩友誓不罢休的决心,让我为之感动,让老师们为之感叹,这才是一节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着着实实让我感受到“下岗”的滋味。当学生从书中充分明白到伽利略从试验中证明亚里多德的话有错时,人们的态度也由责备到怀疑到明白,我就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改变了,那喜欢亚里多德的同学你们的态度改变了吗?张翔同学这样说道:“我还喜欢亚里多德,他说这句话虽然有错,但他给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人们还称他为‘学问之神’,但我也喜欢伽利略。”这不证明了课标指出的“课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体会是多么的深刻精辟啊!此时老师再多的语言都是多余的。 二、让我有惊奇的喜悦 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 《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难点我抛给学生让小组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事先我也以学生的角度,曾绞尽脑汁地想,也曾请教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得出要理解这段话所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 1、画图法。 2、抓住关键词。 没想到在交流汇报时,不经意的我看到学生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竟告诉我,他们小组采用列算式来理解:(10+1)10快;10-110慢,这样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这是语数学科间多么巧妙的结合啊!他们在讲述过程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句句在理,这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更惊奇的喜悦还在后头,林菲菲同学告诉我:“我觉得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太复杂了,只要这样理解既简单又明了,同时从高处落下,10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0倍,那么当100磅重铁球落地时,1磅重的铁球还悬在半空中,这显然是不可能。可见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这种理

文档评论(0)

JQY8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