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概述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是指抗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巨核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CIT为最常见的化疗相关性血液学毒性之一,可增加出血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CIT可导致化疗剂量强度降低、时间推迟,甚至治疗终止,从而影响抗肿瘤效果,对患者的长期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14, 36(11): 876-879. * Elting S, Rubenstein EB, Martin CG, et al. Incidence, cost, and outcomes of bleeding and chemotherapy dose modification among solid tumor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J]. J Clin Oncol, 2001, 19(4): 1137-1146.
流行病学
CIT发生率差距较大,并且与化疗药物种类、是否为联合治疗及肿瘤类型有关。
如单用顺铂或吉西他滨时,3~4级CIT发生率分别为4.0%和3.7%,而二者联用时CIT发生率则高达37%。接受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达卡巴嗪联合化疗的肉瘤患者CIT发生率高达79%。接受替伊莫单抗(ibritumomab)与90钇联合治疗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则几乎全部发生3~4级CIT。一项美国的临床研究纳入接受多种药物化疗的实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调查CIT发生率与化疗药物的关系,结果显示CIT的总体发生率为9.7%。
不同化疗方案引起的CIT发生率不同,发生率最高的为含吉西他滨方案(13.5%),其次为含卡铂方案(13.2%)等*。
* Weycker D, Hatfield M, Grossman A, et al. Risk and consequences of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US clinical practice[J]. BMC Cancer, 2019, 19(1): 151.
容易导致CIT的药物
常见化疗方案包括含吉西他滨、铂类、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化疗方案。
含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导致CIT的发生率高达36.9%,其中3~4级CIT占11. 2%。多药联合方案中,GP(吉西他滨、顺铂/卡铂)、EP(依托泊苷、顺铂)、DCF[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5-FU)]、FEC(5-FU、表柔比星、顺铂)、FOLFO X(奥沙利铂、5-FU)等方案导致CIT的风险较高* 。
分子靶向药物如阿帕替尼、伊马替尼、舒尼替尼、 利妥昔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等,即使不与化疗药物联 用,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血小板减少。
* Hassan BA, Yusoff ZB, Hassali MA, et al. Treatment patterns and outcomes in management of solid cance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thromboc ytopenia in Penang hospital[J]. Asian Pacific J Cancer Prev, 2011, 12(11): 2841-2845.
CIT的诊断
CIT的临床诊断包含下述要点:
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
②发病前有确切应用某种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状逐 渐减轻或恢复正常;
③排除了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的骨髓侵犯和脾功能亢 进等;
④未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
⑤排除由于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作为检测样本抗凝剂 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⑥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红斑或鼻出血,甚至内脏出血;
⑦再次使用该化疗药物后血小板减少症再现。
CIT的分级
常见不良反应术语标准5.0版(2017年11月)中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分级标准
CIT的危险因素
主要包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