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生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生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类处于群居状态下,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了来自社会、他人的影响,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前行。舒适的社会交往、融洽的人际关系、美好的人情往来,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幸福指数。本章节展示了人生之美,运用人文思想和人情之美讲述了古人哲学智慧和现代人际关系的相处之道,引导大学生养成善良纯真、待人真诚、平和友爱的品格性情。第人文思想与品格性情一节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善良、乐观的优秀民族,这与中国人独特的人生智慧和品格性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古代哲人们开辟了人文思想轨迹,对天地万物、人生变迁、社会境况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凝聚了中华民族无穷的人生智慧,使中国人在人文思想的熏陶下感悟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在人文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养成了推己及人、天下大同的美好价值观,更懂得“以仁为本”“以和为贵”“以度为则”“自强不息”的人生智慧,这些思想在无形中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反复咀嚼。人文思想与品格性情第一节 人文思想与品格性情一、以仁为本 儒家学者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道德准则,贯穿于中华仁礼思想的价值体系,其中“仁”是最核心的道德观念。孔子倡导“仁爱”,主张“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提出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观点,认为不可弃“仁义”,应推行“仁政”,深刻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仁者从仁的角度去发现仁的一面,智者从智的角度去发现智的一面。可见,人们心中有什么,眼中就能看见什么,就能解读出什么。这一思想启迪着我们,每个人心中应该树立人文思想的标杆,学会欣赏人生之美和品质之美,用充满善意和满怀仁爱的目光看待世界万物。第一节 人文思想与品格性情一、以仁为本 《论语·学而篇》曾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清朝康熙年间的《训蒙文》认同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因此生而为人,应当“以仁为本”,首先要学会敬爱父母和家人,推己及人、由近及远,而后学会关爱他人。 “以仁为本”,学会敬爱父母。晚清近代著作《围炉夜话》中提到:“百善孝为先。”“孝”是诸德百善之本,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每个人能在家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在外自然会尊敬他人、与人为善。正如春秋时期的仲由,他善良直爽、诚实守信,为儿孝顺至亲,为徒尊敬师长,为官坚持善政,位列“孔门十哲”,为后世留下了“百里负米”的美德故事。第一节 人文思想与品格性情一、以仁为本 “以仁为本”,学会关爱他人。《孟子》曾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困潦倒之时,应不忘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得志显达之时,应不忘惩恶扬善、积德行善。宋太宗年轻时曾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深知江山来之不易,因此懂得体恤子民、关怀百姓。淳化四年的冬天,宋太宗在皇宫里穿着狐狸皮外套,烤着温暖的炭火,却仍然感受到刺骨的寒冷。顿时,他联想到贫苦的人民百姓:“天寒地冻,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该如何度日呢?”于是,宋太宗吩咐开封府尹前去慰问老百姓,挨家挨户地赠送衣服、粮食和木炭,由此留下了“雪中送炭”的千古佳话。 《论语·里仁》提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与善良同行,与仁爱为伴,与温暖相拥,有助于塑造美好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品行,感受古人哲学指引的温暖之光。第一节 人文思想与品格性情二、以和为贵 《论语·学而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记·中庸》也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的人生智慧,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第一节 人文思想与品格性情二、以和为贵 “以和为贵”,要学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孕育出重视节气变化和尊重自然环境的农耕文明,产生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与时空交融合一的美学理念。道家老子强调“道法自然”,人应遵从自然规律;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协调契合。这些思想时刻警醒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欣赏自然之美、顺从自然之律,与天地为友,与日月并行,才能在这纷纷扰扰的人世间寻得一片独处之地,静享生命的魅力。反之,不尊重自然者,必会被自然所反噬。从前,一位江南官吏在赴京途中,品尝到了甘甜凉爽的井水,在离开之际将马匹吃剩下的残草败根扔到了水井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