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火疫病监测与检测技术规程》.pdfVIP

《梨火疫病监测与检测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32/T XXXX—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凤权、赵延存、徐高歌、李朝辉、龚伟荣、孙伟波、赵杨扬、明亮、周丽川、 胡婕。 I DB32/T XXXX—2022 梨火疫病监测与检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梨火疫病监测与检测的原理、监测植物、设备与试剂、病害监测、病菌检测、结果判 定和报告、样品和菌株保存及无害化处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梨火疫病监测与病菌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T 36852 亚洲梨火疫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B32/T 3788 梨枯梢病监测与检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梨火疫病,病原为解淀粉欧文氏菌 (Erwiniaamylovora (Burrill, 1883)Winslow etal., 1920),是危 害梨、苹果、杜梨、山楂、海棠、榅桲等蔷薇科植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根据梨火疫病田间症状、病菌 生物学特征、致病特性、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反应特征等进行监测和检测。 5 监测植物 梨和苹果。 6 设备与试剂 6.1 用具与仪器 采集夹、采集袋、标本夹、标本纸、修枝剪、纸袋、放大镜、镊子、刀片、标签纸、超净工作台、 高压灭菌锅、培养箱、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低温高速离心机、电泳仪、PCR仪、凝胶成像系统、 微量移液器、定位器等。 6.2 试剂与材料 2 DB32/T XXXX—2022 监测与检测过程中所有试剂、溶液及培养基配方,参见附录A。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 纯或生化试剂。 7 病害监测 7.1 监测范围 监测梨、苹果集中种植区。对疫情发生区或高风险区的果园、苗圃和采穗圃,以及从发生区或高风 险区调入的苗木、砧木、接穗和花粉等进行重点监测。 7.2 田间监测 7.2.1 监测时期 每年4月~7月,重点在梨树、苹果树开花期到果实膨大中期进行监测调查,尤其是在雨后或浇水后。 7.2.2 访问调查 向当地植保员、农技员、果农、种苗和农药经销商等相关人员询问梨树和苹果树果园、苗圃和采穗 圃是否有梨火疫病疑似症状 (见附录B)及其发生地点、时间、危害情况等信息,判断是否存在可疑发 生区。每年在花期和幼果期各调查1次。 7.2.3 踏查 对访问调查发现的可疑发生区和其他有代表性的果园、苗圃和采穗圃进行踏查,观察田间是否有梨 火疫病典型症状 (见附录B)。如发现典型或可疑症状的病株,立刻进行标记和拍照,取样后送实验室 检测鉴定。每年在花期和幼果期各踏查1次。 7.2.4 定点监测 在踏查确认的发生区或高风险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果园、苗圃和采穗圃进行定点调查,每 15 d调 查1次。面积小于50亩的设置 1个调查样地,面积每增加50亩增设1个调查样地,样地面积不小于5 亩。在样地内采用5点取样法,每个点随机调查不少于20株,调查并统计病株率。按照附录C要求记 录相关信息,并将病样送实验室检测鉴定。 7.3 调运监测 7.3.1 苗木、砧木、接穗监测 对来自疫情发生区或高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