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十六区近三年(2021-2023)高考语文一模、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之二
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2023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伯夷颂①
(唐)韩愈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注释】 ①颂:刘勰《文心雕龙·颂赞》云,“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
材料二: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①》)
【注释】 ①列传:司马贞《史记索隐》云,“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
20.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及意义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顾人之是非”中“是非”属于古今异义,可以理解为“褒贬”。
B. “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中“耻”属于意动用法,可以理解“以……为耻”。
C. “盍往归焉”中“盍”属于通假字,通“何”,可以理解为“为什么”。
D. “武王东伐纣”中“东”属于名词作状语,可以理解为“向东”。
21. 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①段采用比喻论证阐明自己观点。
B. 材料一第③段采用对比论证圣人是万世之标准。
C. 材料二第①段以事例论证伯夷叔齐隐居的原因。
D. 材料二第②段借助对比论证突出自己观点
22. 从句式角度赏析材料二第②段。
23. 两则材料写作上均突破文体限制,结合上述材料具体内容及注释加以分析。
【答案】20. C 21. D
22. 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充满气势。以短句形式分列颜回仁德好学而早夭以及盗跖残暴横行而寿终,更加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之情。同时,本段多采用反问句式,形成连续追问,强烈地表达了对天道不公的批判。
23. 颂这一文体主要是描述人物的言行举止,赞颂其美德。材料一简略描述人物事迹并对其“信道笃而自知明”的特立独行的人格精神有所颂扬,但文章更多围绕人物展开议论,阐述二子“特立独行”精神的现实意义,借颂扬二子来针砭时弊,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以二子为榜样的志向。材料二作为一篇列传,并不仅仅记录人物事迹,而是借题发挥,通过对贤人、恶人命运与善恶的矛盾分析,批驳“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观点,表达出作者对天道报应论的批判。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不理会别人的赞誉或批评的。
B.正确。句意:伯夷、叔齐二人独认为吃周的粮食是羞耻的。
C.错误。“盍往归焉”中“盍”应译为“何不”。句意:何不去归附他呢?
D.正确。句意:向东去讨伐商纣。
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论证方法的能力。
A.“采用比喻论证”错,“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为对比论证。
B.“论证圣人是万世之标准”错。本段用对比论证是为了突出伯夷特立独行的难能可贵。
C.“论证伯夷叔齐隐居的原因”错。本段主要论证的是伯夷叔齐如何坚守节义。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等句以短句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成长的旅途中该如何做好“心灵建设”?.docx
-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专练.docx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心灵建设”导写及范文.docx
- 2021-2023年上海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上海市十六区近三年(2021-2023)高考语文一模、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2021-2023年上海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二-上海市十六区近三年(2021-2023)高考语文一模、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2021-2023年上海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一-上海市十六区近三年(2021-2023)高考语文一模、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2021-2023年上海一模分类汇编:现代文二-上海市十六区近三年(2021-2023)高考语文一模、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2023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docx
-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新高考Ⅱ卷)-语文(考试版)A4 +全解全析.docx
- 2025-2026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 《我的名字》教学设计 .pdf
- 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系统考试真题2025.docx
- 黑吉辽高考:2025年-2023年《政治》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pdf
- 镁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及其性能研究 .pdf
- 2025年湖南银行全球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含答案].docx
- 2024年延安高新区管委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真题 .pdf
- 河南烟草专卖局考试真题2025.docx
- 黑吉辽高考:2025年-2023年《历史》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pdf
- 2025-2026学年济南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传染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中华体育精神》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