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CCS B05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381—2021
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效果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otoring effects of projects on rangel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2021-09-26 发布 2021-10-26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小草
数字生态产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淑华、刘爱军、杨勇、于振海、吴文俊、何嘉、丁勇、超乐萌、韩海波、杨
瑞军、班振国、马远震、申振华、王保林。
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效果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效果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6197 土壤质量 土壤采样技术指南
NY/T 1121 土壤检测
NY/T 1223 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NY/T 2998 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修复 ecologicalrehabilitation
通过人工干预,按照自然规律,引导或加速草地生态自然演化过程的生态恢复过程和措施。
3.2
草原生态修复工程 ecologicalrehabilitationproject of rangeland
有效修复并放大草原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及文化功能,促进草原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政策
和措施。
3.3
遥感监测 remotesensing monitoring
利用遥感数据对草原开展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方法。
3.4
地面监测 ground monitoring
择代表性样地,获取地面数据,对草原开展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方法。
4 监测内容及指标
4.1 监测范围
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区及对照区。在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区就近选择代表性设为对照区。
4.2 工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包括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类型,实施时间、修复措施,实施面积等指标。
4.3 工程区生态状况
4.3.1 立地条件
地形地貌、土壤类型、草原类型、利用现状等指标。
4.3.2 地表状况
裸地面积比例、凋落物量等指标。
4.3.3 草原植被状况
草原植被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植物种类组成等指标。
4.3.4 土壤状况
土壤容重、机械组成、有机质、全N、P、K等指标。
5 监测流程与方法
5.1 前期准备
5.1.1 技术资料
生态修复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监测方案等。
5.1.2 数据资料
项目区监测样点分布矢量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DEM数字高程模型。
5.1.3 仪器设备
按照NY/T 1223和NY/T 2998准备相应设备。
5.2 样地样方布设
5.2.1 样地布设
5.2.1.1 样地布设原则
样地布设应该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代表性原则,样地应能体现生态修复工程区内草原类型特点,能够代表该区的草原基本特征;
——对于生态修复类型与生态修复措施不同的草原,应分别设置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3_T5636-2022花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503T 02-2018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服务规范.docx
- DB1506T 2-2018嘎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docx
- DB 1504T2001-2022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规范.docx
- DB13_T5631-2022电子专用材料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1503T 0003—2020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docx
- DB1503T 0004—202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环境清洁消毒及通风技术指南.docx
- DB15T 1524-2018绒山羊光控增绒技术规程.docx
- DB 1502T 004—2020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材料木本苗使用规范.docx
- DBl5T 312—2022机械化耕地作业技术规范.docx
- DB15T 2379-2021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pdf
- DB15T 2378-2021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pdf
- DB15T 2361.1-2021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建设规范 第1部分:装饰装修与标识标牌.pdf
- DB15T 2315-2021甜菜制糖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pdf
- DB15T 2314-2021聚乙烯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pdf
- DB15T 2267—2021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数据库规范.pdf
- DB15T 2264—2021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基层现场冷再生技术规范.pdf
- DB15T 2260—2021草原损害鉴定技术规范.pdf
- DB15T 2249—2021鲜食型马铃薯规模化种植化肥、农药使用技术规程.pdf
- DB15T 2242—2021数据中心可用性分级评估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