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设定
学习目标
准备
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完成落实五大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大概念: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核心问题: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对外交往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以“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为主题,以“万里长城的修筑和延伸”为线索来看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2 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落实汉唐、元明清时期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的基本史实。
3 利用表格和地图整理和落实古代对外交往﹑各个朝代民族关系发展等相关内容。综合利用相关史料,理解不同朝代是否修筑长城与民族关系之间的联系。
4 通过史料的阅读﹑分析及辨析,理解唐太宗处理突厥问题的智慧;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特点,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
5 通过万里长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修建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感悟伟大祖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
6 通过清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史实,感悟清朝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高超智慧和对外交往的狭隘观念。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明清对外交往的变化
确定
恰当
评估
办法
表现性评价:
1 语言表扬 2 动作赞赏 3 学生相互评价 4 课外作业反馈
规划
学习过程
任务活动设计:
情境导入:
展示人民大会堂共和国厅匠心巨制《万里长城》
设问:请用一句话形容万里长城。
(答案预想: 1 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2 世界建筑的奇迹3 中外交流的纽带 4 对外开拓进取的桥头堡 5 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第1条学生肯定能答出,顺利导入新课
一 万里长城的修筑——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1 双峰对峙——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学习任务
①阅读材料,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是什么?
②阅读材料,概括秦汉时期汉匈关系的特点,思考汉匈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展示《燕然山铭》石刻和班固《燕然山铭》诠释二重证据法
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经略边疆政策的方式、特点及意义?
2 胡汉难分——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淡化隋朝和宋辽金元时期(教师讲解为主);着重唐朝时期
学习任务
① 展示关于处理突厥问题的两则史料(两种意见) 设问:你赞同哪种意见?为什么?
② 展示《步辇图》,看图读史 ③ 展示史料:设问 唐太宗为什么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
3 天下一家——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学习任务
①在元朝和清朝疆域图上填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史实。
②明朝军事防御的长城,为什么不能完全阻断长城内外的交流?
③展示史料(康熙帝语录 )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结康熙帝的这两段话,请想一想,清朝为何不修长城?
④ 通过史料感悟万里长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修建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感悟伟大祖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
⑤ 展示史料(注 和双峰对峙任务①是同一则史料)设问: 阅读材料,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实际效果得出:沿着长城西进的轨迹,形成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引出:万里长城的延伸—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二 万里长城的延伸——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展示汉朝丝绸之路地图(明白丝绸之路部分与长城重叠)
学习任务
① 展示表格(朝代+表现):学生看书,整理相关史实。(强调朝贡)
② 展示史料:概括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强调朝贡与海禁)
③ 感悟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
④ 利用岳飞和戚继光是否是民族英雄进一步区分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小结:①知识框架 ②时间轴 ③民族关系表格 供选用
学习小结与反思
根据核心任务设计评估量表
等第
要求
1
A
学生能够感悟伟大祖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明白明清对外交往的狭隘处理为中华民族近代的落后挨打埋下了伏笔。
2
B
学生能够综合利用相关史料,理解不同朝代是否修筑长城与民族关系之间的联系。认识万里长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修建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3
C
学生通过史料的阅读﹑分析及辨析,理解唐太宗处理突厥问题的智慧;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特点,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
4
D
学生能够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落实汉唐、元明清时期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的基本史实。
教学反思
手法策略(活动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如何改进?
内容较多,跨度较大,需要舍弃和整合。根据课标,可以安排两个课时。
活动设计的预期效果基本达到,前提是学生预习到位,教师整合到位。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ppt
-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doc
- 第14课_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
- 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四单元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无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 第7课 全球联系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docx
-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 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说课稿.docx
- 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学案.docx
-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案.docx
- 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docx
- 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茗扬天下 教学设计.docx
-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pptx
-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x
-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