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42页厥阴病证的学习课件第2页/共42页 一 寒热错杂证第3页/共42页 (一)乌梅丸证 [原文]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複時煩者,此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第4页/共42页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幹薑十兩 黃連十六兩 附子六兩(炮,去皮) 當歸四兩 蜀椒四兩(出汗) 桂枝六兩(去皮) 人參六兩 黃檗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第5页/共42页 [讨论] 1 蛔厥与脏厥的区别 脏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真阳大虚,脏气垂绝脉微而厥 静而复时烦――脏(肠)寒,蛔上入膈 蛔厥 须臾复止 肠寒胃热 得食而呕又烦――蛔闻食臭出 蛔虫窜扰 常自吐蛔――有吐蛔史第6页/共42页 脏厥――厥冷程度重,不但肢冷,且周身 皮肤皆冷,躁扰无一刻安宁 蛔厥――厥冷程度轻,无肤冷,以烦为 主,时静时烦,有吐蛔史第7页/共42页 2 治法 脏厥:回阳救逆――灸法及四逆辈(见少阴病篇) 蛔厥:寒热并用,扶正安蛔(滋阴泄热,温阳通降,安蛔止痛) 第8页/共42页 3 方药:乌梅丸 乌梅(苦酒渍)――连柏――酸苦泄热 米粉、蜜――酸甘化阴 辛甘 附、桂、姜、辛、椒――辛热祛寒 化阳 参、归――益气养血,防苦辛伤正第9页/共42页 (1)蛔虫: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 (2)本方八法俱备:一方之中,八法备焉。 (3)又主久利: ①厥阴肝木克土,厥阴为病多影响脾胃功能; ②久利等消化系统疾病多为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升降紊乱,所以治之多以寒温并用,辛开苦降为法,如泻心汤类。 ③乌梅丸酸敛,涩肠止利。第10页/共42页 (4)运用: ①蛔虫症 ②慢性胃炎、肠炎、结肠炎等 ③腹痛饮冷、睾丸疼痛、巅顶疼痛、崩漏等第11页/共42页(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原文]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359) 幹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方 幹姜 黃芩 黃連 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第12页/共42页 [讨论] 1 证治证: 伤寒本自寒下――治疗前本为寒热格拒 寒格更逆吐下――医复吐下之,脾胃更 伤,寒格更甚 食入口即吐――上热胃逆尤甚机:胃热脾寒,寒热相格。治:苦寒降泄,辛温通阳。 第13页/共42页方: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芩连――苦寒泄热 寒温并用 干姜――辛温通阳 辛开苦降 攻补兼施 人参――益气补中第14页/共42页 2 比较半夏泻心汤: 姜3 夏半升 芩3 连1 参3 草3 枣12黄连汤: 姜3 夏半升 桂3 连3 参2 草3 枣12干姜芩连汤: 姜3芩3 连3 参3 病位:三泻心汤证寒热互结于中,余证则寒热分居上下; 寒热比例:三泻心汤证寒热基本相等,黄连汤证寒多于热,干姜芩连汤证热多于寒; 虚实:干姜芩连汤证实多于虚,余证虚实均等。 第15页/共42页 (三)麻黄升麻汤证 [原文]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357) 第16页/共42页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株 黃芩十八株 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藥六銖 天門冬六銖(去心) 桂枝六銖(去皮)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炙) 石膏六銖(碎,綿裹) 白術六銖 幹薑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第17页/共42页 [讨论] 1 证治证: 寸脉沉而迟,手足厥冷――邪陷于里, 阳郁不伸 伤寒六七 咽喉不利――热郁于上,灼伤津液 日大下后 唾脓血――热郁于上,灼伤肺络 下部脉不至――可为阳郁于里,也可为 阳虚寒盛 泄利不止――脾虚下陷第18页/共42页机:阳气内郁,肺热脾寒。治:发越郁阳,清肺温脾。方:麻黄升麻汤 麻黄――发越肺经火郁 阳郁得伸,厥冷可 升麻――升散解毒 还,故可“汗出愈” 当归――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英语语法大全-英语语法大全.pdf VIP
- 合信MagicWorks HMI用户手册V3.00.pdf
- 《股骨远端骨折教学》.ppt VIP
- 天然气制氢简介演示.ppt VIP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10分式方程应用的三种考法全攻略(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ppt素材大全.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0分式方程实际应用压轴题的四种考法全攻略(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5年铁路轨道参数动态检测装置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8因式分解压轴题的四种考法(原卷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