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第1页
【高二】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导语】语文学习并不难,只要大家合理使用复习资料,认真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
学好!下面是逍遥右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
高二
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欢迎参考~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共 71 分)
甲 必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9分,每小题 3 分)
说“霾”
樊良树
霾为何物?
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释义说:“风雨土也。从雨?声。《诗》曰,‘终风
霾’”。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 ?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
这里,霾是充满流动力量的一种自然现象。《诗经邶风》中有“终风且霾”,说的是一位
女子耳闻目染交替演进的四种天象??“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yì,阴沉而有
风;昏暗)”“??其阴”,不由忧从中来。
暴,大风迅疾猛吹;霾,狂风席卷扬尘;?,狂风遮天蔽地;阴,天色阴沉黯淡。四种天
象,紧锣密鼓,层层加码。携带尘土的霾,带土黄或橘黄色,让能见度大为降低。终风
霾”,是否为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我们尚难以得知。不过,席卷尘土的霾,古已有之,
当无疑义。
在长江流域,“终风且霾”的几率,微乎其微。彼时,江南水乡泽国,山林莽原,到
处都为生机盎然的树林、湿地、河流、湖泊。霾,在此时的南方文献中略有涉及。屈原
《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此处的霾,同埋,战车的两轮埋在土中,裹足不前。
霾的这个意义,与北方文化经典《诗经》中的“霾”有所不同,但并不让人觉得突兀,恰
为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语言表征。
在后世的汉语表达中,霾,屡屡出现。如唐代陆龟蒙“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
杜甫“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
阔”。
【高二】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第1页
【高二】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第2页
自造字伊始直至19 世纪末,霾的意义变化不大,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发端于 20 世
纪上半叶的《辞海》对其的解释是“大气混浊态的一种天气现象”,也看不出霾对身体有
多大伤害。再大的风吹起尘土,不过是原生态的尘土罢了。此时,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尚未
进入工业化门槛,城市的体量无法同今天相提并论。当伦敦、曼彻斯特等工业革命重镇率
先饱受空气污染,中国的不少地方仍然为一派田园风光,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泥土味。
近年来,霾频频出现于中国城市及媒体报章。支撑霾字频繁现身的正是中国狂飙突进
的城市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不同于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现今的霾携带了多种
多样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而且,城市越大,人口越多,
建筑越密,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霾比古代的霾,引发的关联效应愈加深广、复杂,已让
中国的不少城市居民周期性地体会到“呼吸阵痛”。
从古至今,霾都为一种令天色浑浊的天象。风吹起尘土,形成了古代的霾。现今,在
人工减排不畅的情况下,霾依然要靠风稀释、吹散。雾霾缠城,一阵阵大风将霾吹得无影
无踪。因此,《诗经》中有“终风且霾”,风和霾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摘自《光
明日报》)
1. 下列对“霾”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霾”源远流长,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多年来,它的意 义变化不大,在后世的
汉语表达中屡屡出现。
B.古代风吹起尘土,声音犹如?音尖锐,形成了尘土飞扬的霾,但这只是一种令天色
浑浊的天象罢了。
C.笼罩在当今中国多个城市的霾,夹杂着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等对人体有
害的成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