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docxVIP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堪称写“夜雨”的典范之作,在夜间,各种色相都隐退了,一切色彩斑澜的词汇也就失去了效能,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淅沥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你会感受到往常的世俗暄嚣一时浇灭,天上人间只剩下了被雨声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归位,死心塌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身心会超常地熨帖。夜雨也 会使旅行者企望安逸,突然悟到自己身陷僻远、孤苦的处境,顾影自怜,唯有宽宥疲惫和风雨,做自渡之舟,构成万里豪情的羁拌。 (1)文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寂寥(liǎo) B.悄然(qiāo) C.熨帖(tiē) D.宽宥(yǒu) (2)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色彩斑澜 B.涟漪 C.暄嚣 D.羁拌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棠很注重在日常的写作练笔中寻章摘句,所以考试写作文时总能有出彩之笔。 B.距离学考仅剩两个月,希望大家努力拼搏,不负韶华。 C.赛前被寄予厚望的选手在比赛中频频失误,排名从第二跌出前十,这样的结果差强人意。 D.购买我们公司推出的全包一体式家装套餐,保证让您体验到蓬荜生辉的家装效果。 3.(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万里无云的天空发生日食时,大家看到太阳逐渐变成了弯弯的一个月亮。 B.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雅的摆渡人。 C.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4.(4分)语言运用。 孔子认为,提高道德修养、丰富精神生活是最大的快乐。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请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完成下列问题。 (1)前人的古诗文中还包含怎样的“快乐”?参照例句,以“快乐”为主题仿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 快乐是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闲适,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    (2)小明认为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感觉苦不堪言,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请你结合材料中的其中一点来劝慰小明,帮助他解开疑惑,走出困境。 二、文言文。(36分) 5.(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 B.教然后知困 困:困惑 C.虽有至道 道:道理 D.学学半 学:学习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其此之谓乎 B.故曰:“教学相长也” 两狼之并驱如故 C.其此之谓乎 其真不知马也 D.教然后知困 满目萧然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一上来先以“嘉肴”和“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是体验“正道”的最好途径。 B.文章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道理论证,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观点,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C.本文一共五句话,多用对偶句式,这种句式不仅从形式上看起来比较整齐,也有增强表意效果的功能。 D.本文短短70字的篇幅内出现了五个“也”,起到判断的作用,语气肯定,停顿短促,读来干脆利落。 6.(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段直字正卿,泽州晋城人。至元十一年,河北、河东、山东盗贼充斥,直聚其乡党族属,结垒自保。世祖命大将略地晋城,直以其众归之,幕府承制,署直潞州元帅府右监军。其后论功行赏,分土世守,命直佩金符,为泽州长官。 泽民多避兵未还者,直命籍其田庐于亲戚邻人之户,且约曰:“俟业主至,当析而归之。” 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素无产者,则出粟赈之;为他郡所俘掠者,出财购之;以兵死而暴露者,收而瘗①之。 未几,泽为乐土。 (节选自《元史 段直传》) 注释:①瘗:埋葬。 (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 (2)翻译下面句子。 为他郡所俘掠者,出财购之。 (3)段直在《元史》中被归为“良吏”,请结合选文,概括他被归为良吏的原因。 7.(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劳停驿① (宋)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②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③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