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中药学第七章温里药.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茱萸(掌握) 五、应用: 1.寒滞肝经的痛证。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滞,又解肝经之气郁,为治寒滞肝经的各种痛证之要药。 ①寒疝腹痛可配乌药、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如导气汤。 ②厥阴头痛(中焦虚寒,肝气上逆):可配人参、生姜等。如吴茱萸汤。 ③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常与当归、川芎、桂枝等同用。如温经汤。 ④寒湿脚气肿痛(或脚气上冲入腹,腹胀者):可配木瓜、苏叶、槟榔等。如鸡鸣散。 2.呕吐证。取其疏肝下气之功以止呕逆,本品性热,有温中散寒之功,故主用于胃寒呕吐。 ①外寒内侵,胃失和降之呕吐:可与半夏、生姜等配伍。 ②中焦虚寒,呕吐泛酸(或兼脘腹冷痛者):可与人参、生姜、大枣等配伍。如吴茱萸汤。 ③肝郁化火,肝胃不和之呕吐(口苦咽干):用少量吴茱萸作为反佐,以开肝郁,降逆气。如左金丸。 3.脾肾虚寒,久泻不止(或五更泻): 本品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 此外,本品研末醋敷足心,可引火下行以治疗口舌生疮。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六、使用注意: 1.阴虚有热者忌用,本品辛热燥烈,易损气动火。 2.不宜多服久服,大量使用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等,故常用量为2-5g。 小茴香(熟悉) 一、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等地。 二、处方名与应用规格:谷茴、瘪谷茴香、茴香子、西小茴 生用——偏疏肝理气、和胃止呕 盐水炒用——偏温肾祛寒,温中止痛。 三、药性: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四、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小茴香(熟悉) 五、应用:小茴香辛温芳香,行散之力较强,有温肾暖肝,舒肝理气,散寒止痛之效,尤能温散下焦之寒,故为治寒疝腹痛,睾丸坠胀的常用药。 1.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 2.中焦虚寒气滞证。 丁香(熟悉) 一、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习称公丁香。其成熟果实为母丁香,又名鸡舌香。 二、药性: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三、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四、应用: 1.胃寒呕吐、呃逆。 2.脘腹冷痛。 3.阳痿,宫冷。 丁香(熟悉) 高良姜(熟悉) 一、来源: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高良姜(熟悉) 二、药性:辛,热。归脾、胃经。 三、功效: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四、应用: 1.胃寒冷痛。 2.胃寒呕吐。 花椒(熟悉) 一、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四川,故名川椒、蜀椒。 二、药性:辛、温。归脾、胃、肾经。 三、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四、应用: 1.中寒腹痛,寒湿吐泻。 2.虫积腹痛,湿疹,阴痒。 花椒(熟悉) 第七章温里药 一、含义:凡能温里祛寒,用以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或温里祛寒药。 二、性能特点:性偏温热,多具辛味,入脾胃肾三经为主,具有温里散寒、回阳救逆、温经止痛等功效。 三、适应证:里寒证 里寒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是心肾阳虚,阴寒自内而生,表现出显著的寒象。 2.寒邪入侵脏腑,阳气受困,又称脏寒,主要是指脾胃受寒证,表现有呕吐、呃逆、泄泻、胸腹冷痛,食欲不佳等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 3.温里药还可归心、肝、肺经。 归心经者能温通心阳,通利血脉而治心阳不足的心悸怔忡,脉微欲绝等症。如附子、干姜、肉桂。 归肝经者,能温肝散寒止痛而治肝寒腹痛、疝气痛、厥阴头痛等。如肉桂、吴茱萸、小茴香等。 归肺经者,能温肺化饮而治肺寒痰饮咳喘等症。如干姜。 四、配伍: 临床应用温里药,应根据不同的症候,作适当配伍。 1.外寒内侵,如有表证未解者:应适当配伍解表药。如细辛、桂枝、麻黄、生姜等。 2.寒凝气滞者应配散寒行气药。如橘皮、木香、乌药、青皮、沉香等。 3.寒湿阻滞者应配燥湿健脾药。如苍术、厚朴、砂仁、草豆蔻、白术等。 4.脾肾阳虚者应配温补脾肾药。如补骨脂、益智仁、山药等。 5.气虚欲脱者(阳虚气脱者):应配伍补气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等。 五、应用注意: 1.温里药性多辛温燥烈,易于伤津耗液,故凡属真热假寒证、热证及孕妇应慎用或禁用。 2.夏季天气炎热或素体火旺患者慎用,确需应用者剂量应酌减。 六、现代研究: 1.温里药有的是由于具有强心、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作用,促进全身或局部的血液循环,故能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2.有的具有健胃作用,能加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能量代谢,故能温中暖胃而止呕止泻。 附子(掌握) 一、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侧根)。乌头是母根(或叫主根),附子是子根(因附于乌头而生长的子根。故名。)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二、处方用名:盐附子、咸附子、淡附子、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