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断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等高距为h。则: ②.有关断崖的高度计算 断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有x条,等高距为h。则: a≤顶部绝对高度(海拔)<a+h b-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b (x-1)·h≤相对高度<(x+1)·h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 (2000年高考)12.读图,回答: B D (3)此断崖的最大高度可能为( ) A.150m B.99m C.210m D ③.判断坡度陡缓: 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不同幅图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同幅图 13、读下图,等高距相同且等高线数值abcd,坡度情况是( ) C A 坡度大致相同 B 丁丙乙甲 C 丁丙甲乙 D 丙丁乙甲 (08全国II)14.读图1完成: (1)①、③、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 A. 0.05 km B.0.5 km C.5 km D.50 km ? D A A、与气候的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 ℃ b、山区考虑坡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阳坡和阴坡在气温、蒸发等方面的不同) c、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 4、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综合分析。 第一讲地球和地图课时3等值线基础知识 虽然类型较多,但由于绘制等值线时遵循着相同的制图方法,等值线图也有着一些相同的规律、判读内容和方法。 在地图上,将……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线。 1、等值线为一组概念: 2、等值线图类型较多 等高线(等深线) 、等温线(水温、气温) 、等压线(等压面) 、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潜水位线、太阳高度等值线 3、等值线分布规律 ①同线等值; ②等值距全图一致(特别标出例外); ③等值线均为闭和曲线,等值线(除等高线外)一 般不相交、不重合; ④等值线疏密程度表示数值变化快慢; ⑤一条等值线两侧数值大小趋向相反 探究点:常见的判读内容与方法 (1)数值判读: 某点数值、极值、差值 (08模拟)1.下面是某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分析,M点的值可能是 A.0.4 B.0.8 C.1.2 B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2)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 ) A.400米 B.150米 C.278米 D.199米 C C ②一组凸向同一方向的等值线 由大凸向小,则中心比两侧数值大,可能为:山脊、高压脊、暖流影响等; 反之,则可能为: (2)一组等值线的含义 如:①一组闭合等值线 中心数值大→山顶、高压、高温中心、震中等 中心数值小→……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08模拟)3.读图1,完成: (1)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有一条小溪,其流向是从b流向d; ②b、d位于山脊上;③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是d点; ④a、d的相对高度大于a、b的相对高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2)若图示曲线为等压线,且bd,下列叙述正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烟气净化基础知识与烟气排放指标介绍.ppt
- 驾驶员接待礼仪小知识.ppt
- 公务员考试申论培训课件1.ppt
- 水暖电培训讲解MEP基础知识讲解.ppt
- 车辆通行费征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ppt
- 尿毒症患者饮食与内瘘保护知识.ppt
- 胰岛素制剂的基础知识.ppt
- 传输专业基础知识.ppt
- 硬件基础知识.ppt
- 门店员工专业知识培训教程.ppt
-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应用的比较与启示:基于概念与实践的双重审视.docx
- 可注射双层微球:制备工艺创新及长效抗骨关节炎机制与应用探究.docx
-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群众体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影响.docx
- 过氧化氢酶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新视角与分子机制探究.docx
- 论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力的构建与提升.docx
- 大豆异黄酮摄入与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探究——基于Meta分析的深度剖析.docx
- 探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与细胞凋亡及API5的内在关联.docx
- 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文化教学活动:实践、挑战与发展路径.docx
- 以听说读为翼,促初中英语写作之翔:互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