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有时也称作 direct neural interface 或者 brain-machine interface,它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在单向脑机接口的情况下,计算机或者接受脑传来的命令,或者发送信号到脑(例如视频重建),但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而双向脑机接口允许脑和外部设备间的双向信息交换。
概述
在该定义中,“脑”一词意指有机生命形式的脑或神经系统,而并非仅仅是“mind”。“机” 意指任何处理或计算的设备,其形式可以从简单电路到硅芯片。 对脑机接口的研究已持续了超过40年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从实验中获得的此类知识显著增长。在多年来 动物实验的实践基础上,应用于人体的早期植入设备被设计及制造出来,用于恢复损伤的听 觉、视觉和肢体运动能力。研究的主线是大脑不同寻常的皮层可塑性,它与脑机接口相适应, 可以象自然肢体那样控制植入的假肢。在当前所取得的技术与知识的进展之下,脑机接口研 究的先驱者们可令人信服地尝试制造出增强人体功能的脑机接口,而不仅仅止于恢复人体的 功能。这种技术在以前还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之中。编辑本段脑机接口与神经修复
神经修复是神经科学中和神经的修复相关的领域,即使用人工装置(假体)替换掉原有 功能已削弱的部分神经或感觉器官。神经假体最广泛的应用是人工耳蜗,截止到 2006年世界上已有大约十万人植入。也有一些神经假体是用于恢复视力的,如人工视网膜,但目前在 这方面的工作仅仅局限于将人工装置直接植入脑部。 脑机接口和神经修复的区别主要从字面上就可见其端倪:“神经修复”通常指临床上使用的装置,而许多现有的脑机接口仍然是 实验性质的。实践上讲神经假体可以和神经系统的任意部分相连接,如外周神经系统;而“脑 机接口”通常指一类范围更窄的直接与脑相连接的系统。 由于目标和实现手段的相似性, “神经修复”和“脑机接口”两术语经常可以通用。神经修复和脑机接口尝试达到一个共同的目 标,如恢复视觉、听觉、运动能力,甚至是认知的能力。两者都使用类似的实验方法和外科手术技术。编辑本段动物脑机接口研究
一些实验室已实现从猴和大鼠的大脑皮层上记录信号以便操作脑机接口来实现运动控 制。实验让猴只是通过回想给定的任务(而没有任何动作发生)来操纵屏幕上的计算机光标并且控制机械臂完成简单的任务。另外在猫上进行的研究对视觉信号进行了解码。编辑本段
早期工作
1.
1. 面向运动功能的脑机接口
在面向运动功能的脑机接口方面,发展算法重建运动皮层神经元对运动的控制,该研究
可以回溯到20世纪70年代。Schmidt, Fetz 和 Baker 领导的小组在20世纪70年代证实了猴可以在闭环的操作性条件作用(closed-loop operant conditioning )后快速学会自由地控制初
级运动皮层中单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20
级运动皮层中单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20世纪80年代,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 Apostolos Georgopuolos 找到了猕猴的上肢运动的方向和运动皮层中单个神经元放电模式的关系。他同时也发现,一组分散的神经元也能够编码肢体运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面向运动的脑机接口经历了迅速的发展。若干研究小组已经能够使用神经集群记录技术实时捕捉 运动皮层中的复杂神经信号,并用来控制外部设备。其中主要包括了 Richard Andersen、John Donoghue 、Phillip Kennedy、Miguel Nicolelis 和 Andrew Schwartz等人的研究小组。
2. 面向感觉功能的脑机接口
目前人类已经能够修复或者正在尝试修复的感觉功能包括听觉、视觉和前庭感觉。
人工耳蜗是迄今位置最成功、临床应用最普及的脑机接口。 视觉修复技术尚在研发之中。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落后于听觉同能的主要原因是视觉传递信息量的巨大和外周感觉器官
(视网膜)和中枢视觉系统在功能上的相对复杂性。具体参见视觉假体。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 Della Santina 及其同事最近开发出一种可以修复三维前庭感觉的前庭植入物。编辑本段研究进程大事记
Phillip Kennedy 及其同事用锥形营养性(neurotrophic-cone) 电极植入术在猴上建造了第一个皮层内脑机接口。 1999年,哈佛大学的 Garrett Stanley 试图解码猫的丘脑外侧膝状体内的神经元放电信息来重建视觉图像。他们记录了177个神经元的脉冲列,使用滤波 的方法重建了向猫播放的八段视频,从重建的结果中可以看到可辨认的物体和场景。 杜克大学的 Miguel Nicolelis 是支持用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