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精神.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精神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一、传统文中的“仁” 二、教育的出发点是“爱” 三、教育精神源自“爱”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 一、传统文中的“仁” 1、仁的文字学意义 仁,《说文》:“亲也。从人,从二。”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古文仁从千心。” 2、仁的本旨 孔子言仁109次 仁的本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根本上是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仁者不忧。”(《子罕》) “仁者,爱人。”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3、仁与人生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何谓仁?仁者,憯怛爱人,谨翕不争,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无嫉妒之气,无感愁之欲,无险诐之事,无辟违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气和,其欲节,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无争也。”(《必仁且智》) 4、仁与他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尽心》)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也。”(《离娄》)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兼爱上》)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兼爱中》) “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人待周不爱人,失周爱,因为不爱人矣。”(《小取》) 二、教育的出发点是“爱” “仁”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爱” “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孙中山的“博爱”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 第五页,共二十四页。 孙中山遗墨 第六页,共二十四页。 孙山 孙中山遗墨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东南大学校长刘伯明的“爱” 立达学园匡互生之“爱” 陶行知的“爱满天下” 翟懋征的爱 裴斯泰洛齐的爱 亚米契斯的爱 马卡连柯对工读生的爱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陶行知手迹欣赏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 陶行知手迹欣赏 第十页,共二十四页。 三、教师无爱的错误行为 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风险不大的岗位,相比之下不菲的待遇 “白狼”与“眼镜蛇” 罚迟到的学生吃牛粪 透明胶蒙嘴 拉掉了学生的耳裙 株洲一中的新生动员报告 荆州中学教师被学生推上法庭 重庆商学院扣发毕业证 教师的道德必须注意修炼 家长与学校、教师的冲突 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不尊重学生,不公平地对待学生的事件,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完全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其原因就是对学生缺乏爱心。某幼儿园的老师比“美男子”。《优点零》、《崔永元受教育的经历》、《生命中的一个满分与零分》 四、教师要有爱心的理由 (一)传道者 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 “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也。” 道者,做人之根本也 诚信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教师要教给学生人生最根本的东西 安身立命最根本的东西《美国中小学的诚信教育》 (二)示范者 影响的方式——示范 示范性的表现 叶圣陶:“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听叶圣陶谈师德》,《上海教育》1983年第11期,第39页。)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乌申斯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史讲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第1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