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问题探讨 人体只能吸收一些简单的有机物,而我们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却是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细胞内的哪种结构能担此重任呢?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又是怎样合成的呢? 第二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一 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构 科技探索 1.1953年,罗宾逊和布朗用电镜首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一种颗粒; 2.1955年,帕拉德在动物细胞中也看到了类似的颗粒,这种颗粒曾一度被称为帕拉德颗粒; 3.1958年,罗伯茨建议命名为核糖核蛋白体,简称核糖体; 第三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1、核糖体 ①存在部位:普遍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有些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中。 ②分类 A.附着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的膜表面; B.游离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中。 ③特点:非膜性细胞器 ④功能: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第四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1、核糖体 ⑥组成: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其化学组成是RNA和蛋白质。 核糖体示意图 ⑤形状:呈椭球形的粒状小体。 第五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2、内质网 ①存在部位:绝大多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 ②特点:由一层单位膜组成。 ③形状: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 第六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2、内质网 ④分类: A.滑面内质网:呈网状分布的小管,其上没有附着有核糖体。 B.粗面内质网:常分布在细胞核周围,其上附着大量的核糖体,呈同心圆排列。 第七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2、内质网 ⑤作用: A.细胞中的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 B.内质网膜上附着很多种酶,为细胞内各种代谢过程高效率地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八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2、内质网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1、蛋白质的合成 二 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 (1)合成场所:核糖体 (2)合成过程:小亚基先与mRNA结合,大亚基再结合上去,两个亚基之间有一“隧道”,使mRNA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 核糖体被人们比喻为细胞内生产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核糖体正在合成蛋白质 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1、蛋白质的合成 二 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 多个核糖体可与mRNA连接起来,犹如一串念珠,这种链珠状的复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行使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1、蛋白质的合成 二 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 (3)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用来构建细胞自身; (4)附着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加工后,按照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的方向运输到细胞外。 附着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抗体,蛋白类激素,某些酶等。 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细胞核 核糖体 DNA mRNA 细胞质 蛋白质 核孔 蛋白质的合成 mRNA 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2、脂质的合成 二 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 (1)滑面内质网:脂质合成的一个重要场所,滑面内质网能合成几乎所有细胞生物膜需要的脂质,即磷脂、胆固醇和糖脂。 (2)粗面内质网:加工合成分泌蛋白。 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物质在细胞内的转运 第3节 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问题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脂质是在核糖体、内质网等处合成的,而细胞的其他部位也需要这些物质。那么,这些物质是如何运输到各个部位去的? 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一 内质网运输合成的物质 1.粗面内质网: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2.滑面内质网:脂肪、磷脂、胆固醇、糖原的合成和运输。 3.运输方式: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膜泡,包裹着合成的物质转移到高尔基体。 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二 高尔基体在物质转运中的作用 科技探索 1.1898年,意大利医生高尔基,发现了高尔基体。 2. 20世纪50年代,将高尔基体称为高尔基复合体。 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二 高尔基体在物质转运中的作用 (一)高尔基体的结构 观察:观察高尔基体的结构模型,结合图理解高尔基体的结构特点。 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二 高尔基体在物质转运中的作用 (一)高尔基体的结构 1.结构:位于细胞核附近,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和大泡、小泡三种结构组成。 2.扁平囊群的凹面向着细胞膜,分布有大泡,称为成熟面。 3.扁平囊群的凸面向着细胞核,分布有小泡,称为形成面。 小泡又称为运输泡,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