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作家与作品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毛主席评价
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又被人
民称为 “民族魂”。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
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
集,是回忆性散文,共收入 10篇散文,外加一篇《小
引》,一篇《后记》,写于 1926年6月至 11月间,
《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
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原题是《旧事重
提》。
二、故事分类及梗概
1、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糅合,穿插童年的生
活经历,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狗·猫·鼠》:是针对 “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
嘲讽了他们散布的 “流言”,表达了对猫 “尽情折磨弱
者”“到处嗥叫”,时而 “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
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
受。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
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
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常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
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 “我”小时候心爱
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而是被长妈妈
踩死的,但 “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
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选取了 “猫”这样一个典型,尖
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作者
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
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
酷。作品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
埋儿”等孝道故事,斥责这类封建孝道不顾人的性命,
将 “肉麻当作有趣”, “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
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
向予以尖锐的抨击。
2、挖掘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阿长与〈山海经〉》: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与保姆长
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
唠叨、 “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
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
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
怀念和祝愿之情。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
叙述在仙台学医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
的经过。在文中,作者写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
不拘小节,对工作极其认真,他把 “我”的讲义都用红
笔添改过,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作者突出地记
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
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也对国人
在日本吃喝玩乐、不思富强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批判。
《范爱农》:在作者早年的好友中,范爱农是很重要的
一位。本篇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友人范爱
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生性孤傲耿直,
爱憎分明,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
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旧民主主
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
念。
3、记叙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表达对旧日美好
生活的眷恋。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 “我”
的心目中是一件罕逢的盛事。记述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
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正要出发时父亲命令他背
诵《鉴略》的扫兴和痛苦的感受。道出了孩子在父母毫
无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与厌烦,也表现了父亲对儿童
心理的无知和父子间的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
俗的不合理。
《无常》:描绘了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
称 “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
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 “无常”形象,说明 “无常”
这个 “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
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对打着 “公理”“正
义”旗号的 “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分为两部分,表现了作
者由童年的玩乐到入学读书的成长过程。第一部分写在
“我的乐园”百草园中的游戏,如拔何首乌弄坏泥墙,
抓麻雀等;第二部分写长大了,不得不离开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去读书,描述在三味书屋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
活,如读书时画《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揭示
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
尖锐矛盾,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
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含蓄深
刻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
缚。
《父亲的病》: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