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6 页 共 NUMPAGES 7 页
《六国论》练习三
一、课内练习: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宗明义,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割让土地贿赂秦国。
B.“向使”一句,采用假设论证,正面强调“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C.“苟以天下之大”一句,讽谏后世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句式整饬有度、长短相间,富有节奏感,史实论据典型、充分,逻辑性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率赂秦耶???? 大概 不能独完???保全
B.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决定,确定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始速祸焉???加速
D.洎牧以谗诛?? 及,等到 存亡之理???道理
3.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可谓智力孤危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下列各项中的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世家,即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最早的世家如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
B.因苏洵的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C.故事,指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文中指后者。
D.六国,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一般指山东六国。战国七雄之中,秦国与其他六国以崤山为界,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6.对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
B.苏洵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C.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
D.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
二、课外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7.文中加点字的解释、用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动词,责怪????窃怪天下之诸侯??形容词意动,以……为怪
B.韩、魏塞秦之冲??名词,交通要道??????发愤西向??名词用作动词
C.藉之以蔽其西??动词,慰藉????????????秦之用兵于燕、赵???主谓之间,取独
D.以二国委秦??动词,委托??????????????以取其国??介词,凭借,拿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B.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C.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D.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9.比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茶馆》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离骚》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教学实录+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立项备案项目申请).docx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_企业报告(业主版).docx
- 绿色物流园区建设与管理方案.docx
- 福州磷石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