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诊断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 溶血性贫血的筛查实验
(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50mg/l
临床意义:血管内溶血时明显增高,血管外溶血不变,自免和溶血性贫血轻度增高
(二)含铁血黄素尿试验
原理:含铁血黄素和酸化的低铁氰化钾——普鲁士蓝反应。尿沉渣镜下深蓝色物质
临床意义:血管内溶血可见,常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溶血初期阴性
正常值:阴性
二、红细胞膜缺陷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1.正常值:0.42%-0.46%/0.28%-0.34%
2.临床意义:
增高:0.5%/0.38%: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减低:海洋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阻塞性黄疸等。
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
(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1.原理:G6DP 正常时可以完成
2.参考值:75%,高铁血红蛋白 0.3-1.3g/l
3.临床意义:G6PD 缺陷,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减低。见于蚕豆病和伯安奎类药物溶血。
(二)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1.原理:高铁血红蛋白增高生成
2.参考值:30%
3.临床意义:增高见于G6PD 缺陷症,不稳定Hb,HbH 病高于 45%
四、珠蛋白生成异常——血红蛋白电泳
原理
参考值:(阳极→阴极)HbA→HbA2→NH1→NH2
临床意义:
HbA2 增高:轻型地贫诊断标准。个别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不稳定血红蛋白血病
减低:缺铁性贫血和铁幼粒细胞贫血
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检测
(一)抗人球蛋白试验
原理:coombs 实验,直接阳性说明患者红细胞表面上有不完全抗体;间接阳性说明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
参考值:直接和间接都是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淋巴瘤、甲基多巴和青霉素药物溶血
AIHA 大多为温抗体型,IgG,必要时要在4℃进行试验排除假阳性,也要用广谱抗人球蛋白血清试验
间接:主要用于 Rh 或 ABO 妊娠免疫性新生儿溶血母体血清抗体检测
(二)冷凝集素试验
原理:冷凝集素:可逆性抗体,在低温时与自身红细胞等同型红细胞反应,温度增高凝集块消失。
参考值:效价<1:40,最适反应温度 4℃
临床意义: AIHA 升高
六、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检测
(一)酸溶血试验(Ham)
原理:PNH 患者红细胞对补体敏感性增高,在酸化血液中孵育后易溶血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 PNH 和 AIHA 严重的
(二)蔗糖溶血试验
原理:蔗糖溶液孵育后能加强补体和红细胞膜结合,使细胞膜上产生小孔,蔗糖进入以溶血(PNH 患者)
参考值:阴性
阳性:PNH。轻度阳性也可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再障、AIHA 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阳性者应再做 Ham 实验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测一、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和正常形态学特征(见组胚)
二、骨髓细胞学检查(形态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一) 骨髓形态学检测
标本采集:骨髓穿刺
染色:瑞吉染色后显微镜检查
3. 正常骨髓象——增生活跃,20:1;粒红比值:2-4:1
增生程度 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活跃增生减低
增生极度减低
成熟细胞:有核细胞
1:1
10:1
20:1
50:1
200:1
有核细胞数/HP
100
50-100
20-50
5-10
5
常见病例 急慢性白血病
急慢性白血病,增生性贫血
正常骨髓象,增生性贫血
再障再障
粒系:0.4-0.6,原<百分之二;早<百分之五;中晚各百分之十五,杆状多于分页, 酸五碱一
红系:0.2,原一早五中晚十。
三、细胞化学染色
(一) 过氧化物酶染色(MPO)
目的:鉴别急粒和急淋
参考范围:粒系:强阳性(是碱性粒细胞阴性,原粒细胞阴性) 单核系:弱阳性
淋巴系:阴性
临床意义:鉴别急淋和急粒,一般仅计数幼稚细胞
(二)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1. 原理: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中。
2. 参考值:10%-40%
3. 临床意义:鉴别诊断
感染性疾病:急性化脓菌感染增高,病毒感染正常或降低
慢粒:明显减低
类白血病反应:极度增高,与慢粒鉴别的重要指标
急粒:降低
急淋:增高
急单核:正常或增高
再障:增高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降低,和再障区别
其他血液病
腺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增高
(三) 酯酶染色
特异性酯酶染色
粒细胞酯酶(AS-D NCE)
原理:氯化醋酸 AS-D 萘酚酯酶主要存在粒细胞中,原粒细胞阴性。早幼粒细胞强阳性,之后又减弱
临床意义:急粒强阳性,急淋阴性,急粒-单核部分阳性部分阴性
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单核细胞酯酶)α-NBE
酯酶双染:粒-单核系白血病诊断
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