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
2、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
巧。
3、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4、体会作品引出的深刻哲理,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难点:
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 50 公里的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中。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地下森林断想》, 就是一首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
课文标题“地下森林断想”中的“断想”是片段感想的意思。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浩瀚无垠 hàn yín 袅袅 niǎo 鼎盛 dǐng 沙砾 lì 万籁俱寂 lài 啾啾 jiū 镜泊湖 pō 嶙峋 lín xún 瘠薄 jí 郁郁葱葱 cōng 沉湎miǎn 吝啬lìn sè 徘徊pái huái 窥测kuī 愤懑mèn 孱弱chán 簌簌 sù 崛起 jué
2、理清文章思路。
从全文的写法和思路看,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近于抒情,表达主观感受即观览地下森林的心情; 第二部分纯粹描写,作者将主观倾向掩饰暗藏;
第三部分复又抒情,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地下森林的赞叹和讴歌。
3、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地下森林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毁灭、沉寂、没有生命;山顶上有了泥土和种子、有了生命;峡谷里有了泥土和种子、发出了小苗;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4、文章所写的“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是什么?
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沉着谦逊,拥有无比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默寡言;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的强大,终究能战胜一切困难,任何时候都不悲伤或消沉;无私奉献,把伟岸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5、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优美生动的语言, 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6、品赏文章精美的语言。
本文运用了许多叠字、对称句。它们具有形式上的齐匀性和朗读上的旋律性, 在回环往复间又逐步深化思想意蕴,强化感情表达的力度。
7、学习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不怕命运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
生活不是永远平静的、和平的、顺利的,会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痛苦。人在困难和痛苦时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心,坚韧的毅力和耐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三、课堂小结
地下森林不媚俗,阳光不给他光辉,火山制造峡谷、深渊,不给他留下任何生命的痕迹。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历经磨难,终于发出“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人生的路上,只要我们能拥有地下森林品质,也就一定会有“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2、预习《人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