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例-对照研究第1页/共35页第2页/共35页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第3页/共35页一、基本概念选择一组患某病的人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一组未患该病的人作为对照组,然后调查他们过去某因素的暴露史,如果病例组中该暴露因素所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这个因素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第4页/共35页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病 例 暴 露病例人群病例未暴露对照 对 照 暴 露对照未暴露现 在过去第5页/共35页阴道腺癌乙烯雌酚第6页/共35页 病例对照分析表病例组对照组合计暴露aba+c非暴露cdc+d合计a+cb+dN第7页/共35页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特点:1 属于观察性研究2 按结局(结果)分组3 时间上是追溯过去的暴露史 (所以以前称为回顾性研究)4 由“果”推“因”第8页/共35页四、 病例与对照的选择(一)病例的选择1 选择病例的要求(1)诊断可靠(2)新病例、老病例和死亡病例应尽量用新病例2 来源:来自一般人群 来自医院 第9页/共35页(二)对照的选择1 原则: 对照必须来自与病例同样的人群2 对照与病例比较的方法 (1)随机不匹配(成组比较法) (2)匹配法: 频数匹配(成组匹配) 个体匹配第10页/共35页匹配 匹配是使对照组在某些因素上与病例组保持一致,是一种限制研究因素以久因素对研究结果干扰的一种手段。第11页/共35页进行匹配时应注意: 1.匹配因素应该是混杂因子或潜在的混杂因素 2. 某个因素匹配后就无法分析其与所研究疾病的关系 3. 匹配最多不超过1:4 4. 并非匹因素越多越好 把不应该匹配的因素进行匹配称为匹配过头。 第12页/共35页3 对照来源(1)来自一般人群(2)来自医院(3)来自亲属、邻居、同事、同学 第13页/共35页五 样本含量的估计1 人群中被研究因素的暴露比例2 预期的RR值或OR值 3 ? 水平4 1-?第14页/共35页第15页/共35页七、 偏倚偏倚是观察值偏离总体真值的一种系统误差种类: 1 选择性偏倚 2 信息偏倚 3 混杂偏倚第16页/共35页八、 资料整理与结果分析(一)均衡性检验(二)频数匹配资料分析1. 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于某因素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2. 计算暴露因与与疾病的联系(关联)强度(OR值)第17页/共35页食管癌与对对照组吸烟史的比较病例组对照组合计暴露309a208b517非暴露126c243d369合计435451886第18页/共35页OR及其意义OR又称为比值比或交叉乘积比。 公式:OR=ad/bc OR值的意义与RR值相同,计算简单,在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中均可应用。 但所研究的发病率较低时OR与RR值的近似。第19页/共35页OR及其意义 OR值的95%可信限给与区间估计,另外也可进行统计推断,即看95%的区间范围内含不含有1。 含1表明无显著意义。第20页/共35页饮酒与心肌梗塞的关系心肌梗塞非心肌梗塞合计暴露7152123非暴露294877合计100100200OR=2.26 X2=6.84 P0.01第21页/共35页混杂偏倚混杂偏倚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混杂因素(子)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暴露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真正的联系,从而使两者间真正联系被错误估计。混杂因素,又称为外来因素;指既与研究疾病有关又与暴露因素有关,如在比较的人群中分布不均匀,可以引起混杂偏倚的因子。第22页/共35页混杂因子的特点1 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和研究疾病有关)2 必须与研究因素(暴露因素有关)3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如果在比较的人群中分布不均匀即可产生混杂第23页/共35页病例-对照研究中判断混杂因素的依据(1)1.cOR≠aOR(f) cOR是总的粗比值比,aOR(f)是按某可能混杂因子(f)分层调整后的比值比。 当分析某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的联系,若cOR与分层调整后的aOR(f)不同时,即可怀疑可能有混杂因子存在。第24页/共35页病例-对照研究中判断混杂因素的依据(1) 如果 cORaOR(f)为正混杂, 即f加大了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的联系。 如果 cORaOR(f)为负混杂,即f低估了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的联系。第25页/共35页病例-对照研究中判断混杂因素的依据(2)2. 即混杂因子(f)与暴露因素(e)密切相关是有条件地在非病例当中大于或小于1的OR值。第26页/共35页病例-对照研究中判断混杂因素的依据(3)3. 即混杂因子(f)与疾病制约关系(既因果关系)是有条件地在非暴露者中发生。换言之,混杂因子在非暴露者中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而不能成为疾病因果链中的疾病变量第27页/共35页混杂的控制设计阶段1. 限制 设计时对研究对象入选条件予以限制2 .匹配3 .随机化统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EandSAE不良反应以及严重不良反应.pptx
- 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pptx
- 尚文中学血肉筑长城.pptx
- 北京华科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科低白细胞病人的护理.pptx
- 呼吸衰竭呼吸科庞敏.pptx
- CCU常用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pptx
- 期末小复习期末复习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小复习.pptx
- 高三化学总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pptx
- 儿童手足口病的诊治研究.pptx
- bnp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pptx
- 2021.12.18+理论精讲5-法律法规1+刘洛栖(讲义%2B笔记).pptx
- 2025《高分必刷千题册》创新拔高册(下).docx
- 2021.12.14+理论精讲2-职业理念学生观+刘洛栖(讲义+笔记).pptx
- 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重点必考册(课后题).docx
- 2021.12.16+理论精讲4-职业道德+刘洛栖(讲义%2B笔记).pptx
- 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重点必考册.docx
- 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册.docx
- 2025《高分必刷千题册》基础知识册.docx
- 2021.12.15+理论精讲3-职业理念教师观+刘洛栖(讲义+笔记).pptx
- 2025《高分必刷千题册》经典重点册(中).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