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种水产经济动物养殖技术
学习情境一 腔肠动物-海蜇养殖技术
第三节 海蜇的人工养殖技术
一、养殖池的选择与处理 池塘面积至少在30亩以上,要求池底平坦,沙泥底质,保水性能好,池底的淤泥厚度不超过5厘米。水质要求肥沃无污染,海水盐度在18‰-28‰之间,进排水方便,最好附近有淡水水源,以便调控盐度,池塘蓄水水位最低要达到1.5米以上。
一、养殖池的选择与处理 放苗前要对池底进行清整,消除污物,防止由于风浪影响,导致海蜇较长时间伏底而感染疾病死亡;然后对池塘进行杀菌消毒,杀灭野杂鱼、蟹类等敌害生物,并安装进、排水网。进水网以120目为宜,闸门口也要用鱼花网隔开,防止海蜇在此处聚堆、拥挤而受伤。由于伞径小于1厘米的稚蜇抵抗力较差,幼苗由育苗室直接投放到大水面成活率普遍不高,而伞径达到1.5-2厘米的幼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故可在池塘背风向阳处一角围一小型幼蜇暂养圈,以提高幼蜇成活率。
二、肥水 海蜇主要滤食水中小型浮游生物,摄食活动昼夜不停且食量非常大,所以可在池塘进水前施300-500千克/亩发酵后的有机肥作底肥以培育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作基础饵料,以供海蜇摄食。池塘进水应在放苗前10天结束,也可在池塘杀菌消毒后进水50厘米,然后投放经发酵的鸡粪等有机肥300千克/亩。7天后,池水可呈茶褐色或褐绿色,透明度达30厘米左右,小型浮游动物出现时即可放苗。
谢谢!Thank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