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视夏季青少年杀手——溺水的规范急救溺水的流行病学溺水的定义和分类溺水的病理生理溺水的规范急救溺水的学术研究溺水的流行病学在全世界突发死亡事件中,溺水是第三大可预防的致伤亡因素,所有死亡事件中的 0. 7%归因于溺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由于溺水死亡的大约 50 万人 。 其中欧洲每年大约 3万人死于溺水,相当于每天大约 80 人溺水死亡。在瑞典每年大约 200 人死于溺水,大约 800 ~ 900 人由于溺水而接受住院治疗。 在日本,每年有大约 7000人死于溺水, 溺水是日本第二位常见的致死因素。意外溺水是美国所有年龄段患者的第九大死因,是 1~4岁儿童的第二大死因,是婴儿(1 岁以下)的第五大死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 57 000 人死于溺水,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溺水事故则成为第一死因。平均每年有近 3 万名儿童死于溺水。在中国,溺水是5-14岁男女儿童的首要死因,在0-4岁儿童死因中位于第4位,15-44岁人群位于第9位。在一项1-4岁中国儿童意外伤害死亡调查中,溺水成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2000-2002年、2003-2005年及2006-2008年死亡率分别为17.66/100000、13.71/100000和12.56/100000,农村儿童溺水死亡显著高于城市儿童。溺水不仅导致较高的死亡率,部分存活者还留有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溺水的治疗方面并没有太大的进展,因此预防成为减少儿童溺水相关死亡和损害的最重要措施,另外早期及时的现场心肺复苏是决定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溺水的定义和分类WHO 2002年定义,溺水(drowning)是由于淹没在液体中或浸泡于液体中导致的呼吸困难的过程。定义本身并不包含预后的判断,死亡或者存活。非致命性溺水(nonfatal drowning):溺水者无论在任何时候获救,溺水的过程中止,溺水者存活。致命性溺水(fatal drowning):溺水者在任何时间由于溺水而导致死亡,称为。水上援救(water rescue):仅有淹没或浸泡的事件发生而无呼吸困难,称为一次水上援救(water rescue),而不能称溺水。过去一些术语:“近似溺死,near drowning”,“干或湿性溺死”,“继性发溺死”,“主动溺死或被动溺死”,及“延迟发生的呼吸窘迫” 很容易引起混淆,应当放弃使用。过去的分类干性溺水:由于水或恐惧等刺激引起喉头痉挛、气道闭塞导致窒息,呼吸道内的水很少或没有水;湿性溺水:指非自发性吸气期导致大量的水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导致的溺水。 常温溺水和冷水溺水淡水溺水和海水溺水溺水的病理生理溺水过程溺水者难以呼救:由于溺水者本能的要拼全力维持呼吸或保持头在水面以上,或由于吸入液体导致喉痉挛,因此通常不能进行呼救。年幼儿童仅能挣扎10-20秒就会沉没。溺水者水中自救:发生意外时,溺水者常处于垂直体位,用手臂上下用力拍打水面,旁观者常会认为其是在“戏水”,直到溺水者沉没。溺水者发生缺氧:溺水者沉没后,全身器官和组织就会发生缺氧,数分钟内缺氧会导致昏迷、心跳停止,继发脏器缺血。整个溺水过程,从淹没或浸泡开始到心跳停止仅有数秒或数分钟。但在特殊情况下如低温或淹没于冰水中,这一过程可能持续达1小时。溺水的病理生理屏住呼吸喉痉挛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吞咽水的吸入表面活性物质洗脱,肺高压,及分流缺氧加重意识丧失死亡缺氧缺血 从缺氧到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发生的确切时间还不清楚,但通常认为是3-5分种,5分钟以内获救存活者常不留后遗症。心跳停止后数小时可发生脑水肿。低温可以减少脑的氧耗,延迟脑氧和能量的耗竭,减少脑电和代谢活动,在20℃到37℃之间,每降低1℃,脑氧消耗减少5%。肺损伤溺水时水会吸入气道内,引起咳嗽反射,甚至发生喉痉挛。如果溺水过程持续,溺水者发生昏迷,水也会持续吸入气道。如果溺水人获救,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吸入气道内水的量和引起的效应。进入肺泡内的水导致表面活性物质活性降低并被冲洗掉。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破坏导致出血性肺水肿,减少了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肺内液体、表面活性物质丧失及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肺顺应性下降,通气不足,肺内分流增加、肺不张及支气管痉挛,这些因素导致严重缺氧。低温 如果溺水过程发生于冷水中则很容易导致低体温发生,通常所指冷水水温是15.6℃-21.1℃。儿童相对于成人更易发生低体温。当核心温度35℃时,知觉、协调力及肌肉力量进行性损害,此时自救能力明显减弱。在中到重度低温时,会发生心动过缓,心收缩力减弱,血管张力缺失,导致低灌注、低血压和休克。体温28℃时,易发生室颤和心跳停止,呼吸中枢抑制导致低通气和呼吸停止,极度低温时(25-29℃),深度昏迷,瞳孔散大固定,反射消失,给人假死的感觉。溺水的规范急救营救复苏水中复苏陆地(水外
文档评论(0)